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衝擊保險業

  • 發佈時間:2015-06-11 12:31:0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又是一波“網際網路+保險”熱潮襲來,京東金融日前正式宣佈將保險作為第六大業務板塊,並聯合險企推出眾籌跳票取消險、海淘交易保障險、投資信用保障險、家居無憂服務保障險、30天無理由退換貨險等五款網際網路保險産品,同時結合“6·18”年中促銷推出1元首付車險。

  第三方平臺可謂來勢洶洶,繼去年蘇寧作為首家獲批電商拿下全國保險代理牌照,開始進軍網際網路保險領域後,京東也在醞釀多時後正式涉水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業究竟應該如何避免持續的衝擊,繼而有效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網際網路保險,協同發展、互利共贏,已經日益成為行業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

  野心直面而來

  事實上,早在京東之前,為保障合作商在提供勞務或服務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的風險,蘇寧易購就推出過合作商保險。

  “我們將圍繞主業進行産品規劃,蘇寧有眾多的供應商、服務商和開放平臺商戶,未來我們將會在物流運輸、信用保證等方面提供保險産品。”蘇寧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將針對線上、線下的不同渠道去規劃保險産品,線上渠道比較適合操作簡單、標準型的保險産品,而線上下渠道險種的選擇範圍就比較廣,不過應根據門店的消費群體去規劃産品。未來的蘇寧門店將成為保險銷售的載體,同時也是線上、線下客戶服務的載體。

  對於網際網路保險,第三方平臺的確是野心勃勃、整裝待發。網際網路保險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57%的網際網路保險保費通過官網實現,其餘43%由以淘寶網(含天貓、支付寶、招財寶)和網易為代表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貢獻。其中,産險網際網路業務通過第三方平臺實現的保費僅佔5%,人身險網際網路業務通過第三方平臺實現的保費佔比高達95%。

  不得不提的是,第三方平臺並不是險企的“敵人”,也不僅僅是其中一個銷售渠道而已。

  “對於保險來説,如果網際網路能夠深入到産品定價才是最具意義的。”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直言。

  保優劣有別

  不過,對於如火如荼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來看,目前也出現了較大分化。其中,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眾安保險,目前的發展堪稱成功。自從2013年11月正式掛牌後,眾安保險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子。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眾安保險共計保費收入達到79409.65萬元,實現2728萬元的凈利潤。

  但珠江人壽以理財型産品為導向的業務模式遭遇虧損。2014年總保費過百億元的壽險公司共有28家,成立兩年多的珠江人壽以100.76億元躋身百億元陣營。然而,其保險業務收入僅0.73億元,不夠總保費的“零頭”。從凈利潤方面看,2014年珠江保險凈利增幅下滑58%,虧損3.49億元。

  顛覆傳統

  有專家認為,保險産品、渠道、經營的創新和想像空間空前增大。面對這一趨勢,保險公司必須立足網際網路思維,重新構建跟客戶之間的關係,並利用網際網路工具改造內部的工作流程,建立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全新的服務模式。

  友邦中國首席執行官蔡強在談到網際網路金融對保險業的衝擊時曾表示,“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趨勢加快,對保險銷售的客戶體驗帶來了極大衝擊,客戶對於銷售過程複雜和服務品質不好的體驗後果,將會加速體現出來,進而倒逼保險公司做出巨大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時至今日,在保險與網際網路的親密融合下,由網際網路引發的初期渠道之爭也將逐步轉化為更深層次的模式之變。“過去行業一度認為保險産品因為條款晦澀難以線上上大規模推廣,但恰恰如此,這説明未來網際網路保險存在巨大潛力。網際網路保險銷售的過程就是聚攬人氣、由量變到質變累積的過程。”一位有著多年保險從業經歷的業內人士表示,初期人們或許還認為,網際網路保險只是保險銷售的渠道,對網際網路渠道的爭奪僅僅是渠道之爭;但當網際網路保單銷售成為保險銷售主力渠道,到那時,就會徹底顛覆了消費者和經營者的理念。

  平安證券分析師檄文超也認為,從趨勢看,網際網路保險要做的事情就是顛覆,顛覆傳統的行銷思維和傳統的行銷渠道,甚至是取代人工銷售行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