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A股國際化大趨勢不會改變

  • 發佈時間:2015-06-11 05:34:41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A股暫未被納入MSCI指數

  但行情火爆賺足國際眼球

  A股國際化大趨勢

  不會改變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北京時間昨天早晨宣佈,中國A股暫未被MSCI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

  MSCI表示,它將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儘快解決目前仍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旦這些問題得到解決,MSCI就將把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納入時機不再局限于每年一次的市場分類評審期。也就是説,只要MSCI認定中國A股市場已符合其分類標準,可以隨時宣佈將中國A股納入其基準指數。

  在9日公佈的分類審查報告中,MSCI表示,工作小組隨後將進一步落實國際投資者關心的投資額度分配、資本流動限制、實際權益擁有權等三方面問題。

  A股行情火爆賺足國際眼球

  從英國富時指數到美國先鋒集團,再到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行情火爆的中國A股近期賺足了國際眼球,許多業內人士也紛紛開始計算如果納入各種指數將給中國A股帶來多少鉅額美元。

  而值此之際,MSCI昨日卻略有些“不識趣”地宣佈暫不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市場基準指數。華爾街人士就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指數以及全球第二大市值股票市場,MSCI與中國A股對接是早晚的事。對中國A股而言,納入各種國際主流指數帶來的流動性固然可貴,但作為新興市場,如何更好地借機完善體制機制問題,才是各種國際主流指數帶給中國A股更寶貴的財富。

  MSCI董事總經理兼全球研究主管雷米·布賴恩德表示,包括滬港通、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在內,中國股票市場對於國際機構投資者的開放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然而由於MSCI擁有龐大而多元化的客戶群,必須確保剩下的問題能夠以有序和透明的方式得到解決。

  布賴恩德表示,希望能夠通過與中國證監會的合作,推動中國A股市場進一步開放,促使中國A股儘快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美國信安環球股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基金經理李曉西表示,在A股行情火爆、競爭對手紛紛將A股納入基準指數的背景下,MSCI堅持自身原則,體現了其專業性。而MSCI的專業性恰恰可以看做是某種形式上對中國股票市場的一種檢驗,可以讓管理層仔細審視A股快速發展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安中投資管理公司原首席執行官傑勒德·貝內德托表示,中國A股的火爆行情近期已為全球所熟知,而MSCI評審過程則將A股更全面地帶入國際投資者視野範圍,這將對未來A股更加開放、更加專業、更加優化發展形成利好。

  A股隨時可以納入MSCI指數

  近年來中國股票市場的對外開放步伐有目共睹,這也得到了MSCI的認可。MSCI表示,滬港通的實施、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渠道的拓寬以及關於資本利得稅政策的澄清等,都是中國股票市場對外開放的實質性進展,而預期即將實施的深港通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渠道的進一步放寬均有助於改善中國A股市場的準入情況。

  事實上,此次MSCI做出暫不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的決定,想必也十分糾結。一方面,在其年度分類審查報告中,對這一決定的表述十分“曖昧”,以至於個別媒體甚至錯誤地發出MSCI已將中國A股納入其基準指數的消息。另一方面,在公告中,MSCI破例表示,只要A股各項指標達到其標準,隨時可以宣佈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而不必等到下一次年度評審結果公佈之時。

  李曉西認為,從MSCI所列三項主要問題來分析,預計MSCI宣佈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的時間,肯定會早于下一次年度評審的2016年6月。在MSCI和中國證監會的共同努力下,解決額度分配和資本流動限制問題,不存在難以克服的障礙;而對於實際權益擁有權方面的問題,按MSCI的説法,只需要一點“時間和實踐來檢驗”。

  國內關注焦點應從“美元”上移開,MSCI考慮其新興市場指數構成時,中國A股近期的火爆行情幾乎不在其考慮之列,其所列三個問題無一與行情有關。

  MSCI更看重的是中國經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不可忽視的地位,看重的是中國A股市場對MSCI指數版圖權威性及完整性的重要意義。

  MSCI董事總經理兼全球研究主管雷米·布賴恩德在回答“中國A股估值過高尤其是創業板可能存在泡沫會否影響MSCI決定”時表示,估值是市場決策問題,而指數構成是結構問題,關係到指數是否權威全面。MSCI在評估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時,將主要從結構方面考量中國A股是否符合其分類標準,而不會過多考慮估值問題。

  李曉西説,中國A股納入國際主流指數的重要意義,還在於可以引進機構投資者,對接國際先進投資理念,優化投資者結構,從長期看可以起到市場“穩定器”的作用,有利於更好體現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從更宏觀的層面看,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必然選擇,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資本市場開放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

  MSCI表示,它將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儘快解決目前在投資額度分配、資本流動限制、實際權益擁有權三個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而一旦這些問題得到解決,MSCI就將把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納入時機不再局限于每年一次的市場分類評審期。

  MSCI對近期中國證監會澄清實際權益擁有權問題的舉措表示讚賞,稱此舉有助於提高國際投資者對滬港通的操作信心。但MSCI預計,投資者仍需要時間與實踐經驗去作出最後評估。

  儘管目前中國A股未被MSCI接納,但多數分析人士認為,A股已經進入納入通道,對在未來將被納入該指數的前景表示樂觀。

  美國格雷沃夫公司執行合夥人兼首席技術分析師馬克·牛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應該是A股加入MSCI的時候了。”他表示,滬港通優化、中國股市資金透明度提升等舉措均令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前景看好,並將加速A股市場國際化進程。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援引美國威爾明頓信託公司投資分析師克萊姆·米勒的話説,“中國市場正在邁向正確的方向”。

  華爾街分析人士認為,A股暫未被納入MSCI全球基準指數這一消息也不會對中國股市交易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波動。長期看,中國股市將加快開放的步伐,進而完善市場,從而對A股形成利好之勢。

  在業內專家看來,雖然MSCI並沒有在本次的評估中將A股直接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但我們要充分理解這個過程的曲折性。無論如何,資本市場開放、資本項目開放、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大勢所趨,這也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中國正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從2015年度的諮詢中我們了解到,世界各地主要投資者熱切期待中國A股市場能夠進一步開放,特別是關於額度的分配、資本流動限制和股票的實際權益擁有權等問題。”MSCI的董事總經理和全球研究主管表示:由於MSCI擁有龐大而多元化的客戶群,我們必須確保剩下的問題能夠以有序和透明的方式得到解決,期待此合作能夠促進中國A股市場進一步開放給國際投資者。

  A股國際化大趨勢不會改變

  自2014年度全球市場準入評審起,MSCI持續地注意到中國股票市場對外開放的實質性發展。基於中國當前對市場開放所取得的顯著進展及持續改革的推進,中國A股將被保留在2016年納入新興市場的審核名單上。

  瑞銀證券A股策略分析師楊靈修指出,雖然MSCI並沒有在本次的評估中將A股直接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但A股國際化已經開始,已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基金開始考慮將A股納入其基金中。

  目前,MSCI運作兩個獨立跟蹤中國A股的指數。其一,MSCI中國A股指數,這包括528隻A股股票,涵蓋了85%的A股可供投資自由流通市值,是現在QFII主要參考基準指數;其二,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這包括315隻A股股票,若A股被納入新興市場指數,這315隻股票即是被納入的標的。也就是這個指數會與未來的MSCI中國綜合指數無縫對接,海外基金可根據各自需求,開始選擇這一指數作為配置中國A股的基準。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拉長時間來看,國際化的大趨勢並不能實質改變A股的資金供給和需求,也無法成為主導A股的內在邏輯,但更深層次的是與時俱進的更加國際化、市場化的制度,是更加強大的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是更加合理的機構投資者比例,以及更加成熟的投資風格。

  申萬宏源分析師王佳音指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A股走向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技術問題是攔路虎。市場經過理性預期和測算,都明白初步納入MSCI實際的靜態增量資金沒多少,但更深層次的內涵在於中國A股在全球的地位,也是A股走向全球的重要一步。本次MSCI的回應基本符合預期。

  本報綜合報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