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再批復逾1200億基建投資
- 發佈時間:2015-06-11 02:32:09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京報訊 (記者劉素宏)基礎設施投資又有大動作。6月10日,發改委批復了7項投資項目,集中在鐵路、公路、民航三大領域,投資額超1200億元。
據新京報記者統計,截至6月10日,今年上半年發改委共批復34項基建項目,投資額超7200億。其中交通類項目就有26個,約佔基建投資項目的四分之三。今年以來,投資穩增長的重任落到了交通類基建投資領域。
交通類基建佔總項目數量76%
包含公路、鐵路、機場、軌道交通的交通類基礎設施建設當屬發改委近期審批的重頭戲。
在6月10日批復的7個項目中,包含了2個鐵路項目、4個機場項目以及一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安全實驗基地,集中于交通領域。7個項目投資區域更傾向於中西部地區,包括河南、安徽、新疆等地,其中航空安全試驗基地將建在北京順義。
整個上半年基建投資也呈現集中于交通領域的特點。
截至6月10日,發改委共批復34個項目,其中鐵路、公路、機場、軌道交通項目就有26個,佔總項目數量的76%,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
在投資金額上,交通類基建項目也佔優勢。在上半年批復的項目中,南京城市軌道交通的單項投資額最大,為1202億元,用於再建8條地鐵。
一位接近發改委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房地産作為拉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過去了,保增長穩投資的大任如今轉移到了基建領域,而交通要先行。
“而軌道交通項目不僅能夠消化鋼鐵、水泥、製造業的過剩産能”,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對新京報記者分析稱,同時實現各地的互聯互通,為接下來的經濟增長鋪路、蓄勢。
批量基建項目背後,誰來做資金支援?
PPP模式一度被寄望于解決基礎設施投資資金來源問題。然而,在這次批復的基建項目中,並沒有明確提及PPP模式作為融資來源。
“PPP模式希望引入社會資本,但目前PPP模式推行遇到一定困難,私營企業資金並不那麼充裕和願擔風險”,劉元春分析稱,在經濟下行、投資低迷的環境下,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有限,目前還是會依賴於傳統的融資模式。
與當年“四萬億”有何不同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四萬億計劃中也包含了“鐵公基”項目,那麼如今的基建投資與2009年有何不同?
劉元春對新京報表示,一般投資都會導致産能過剩,而無論是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今年全國兩會,都確立了要銜接短期和中長期增長的問題,新增投資不能提高傳統領域的過剩産能,這就讓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好的選擇,而交通是發展的條件。
“如今的投資絕不會救助落後産業,避免四萬億計劃的後遺症。”劉元春分析稱。
對於政府融資的規範也會提高如今的投資品質。
相比2008年,如今融資方式有了變化。“基建投資預算內資金可能已經提前到位了”,劉元春表示。
此外,企業債也是發改委籌集基建投資的另一個抓手。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曾表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