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要做就做語言科學殿堂的“一號樓”

  • 發佈時間:2015-06-11 01:31:0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保安王師傅已經對淩晨一兩點還亮著燈的一號樓習以為常了。

  在保衛科值了多年夜班的他,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要潛入黑沉沉的夜色中巡查校園。在雲龍校區這片600多畝的土地上,也只有他,能看到這座已佇立60年的老樓在深夜重新煥發的生機與活力。

  江蘇師範大學語言能力協同創新中心就隱在這片光亮中,一群年輕人正在一號樓裏凝神討論,“大師兄”張強一臉嚴肅,鏗鏗鏘鏘地將問題“一”“二”“三”抖了出來,燈光下壘了幾摞A4紙——這幫師兄弟反覆修改又再次否定的論文草稿。

  學校裏的人都知道語言科學學院的院長楊亦鳴教授是“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但鮮為人知的是,他手下有一個極為優秀的年輕人團隊,團隊裏的人平均年齡36歲,而且個個都是“一個人能當幾個人使”的好手。

  多項國家獎成為囊中之物

  張強是楊亦鳴院長的“大徒弟”,從本科到博士,他的導師都是楊亦鳴。2002年,而立之年的他放棄在報社的高薪穩定工作,回到當時的語言研究所,協助楊老師進行神經語言學方向的研究。

  這是一個全新的交叉學科,國內首創。用張強的話來解釋就是“神經語言學=語言學+神經科學+醫學+統計學+電腦”。不同於一般高校研究的普通語言學,它致力於研究語言的神經機制,要求研究人員掌握多學科知識。

  這對於團隊成員來説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然而,在老師楊亦鳴的帶領下,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多項大獎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

  2014年,語言能力協同創新中心承擔了由教育部和江蘇省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主辦的,以“語言能力與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為主題的首屆世界語言大會的主要籌備和策劃工作。同年,中心獲得本科教學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研究生教學成果獲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老師楊亦鳴也總是時刻把“我們就是要把它做成國內第一的學科”“代表中國在國際上發聲”這樣的信念傳遞給團隊的每一個成員。團隊裏的每一個人時刻都“站在學科發展的立場上做事”,肩負“學科的擔當”。

  年輕人“早日挑大擔”

  團隊成員劉濤認為,在新興學科的發展中,知識儲備不夠其實只是他們需要克服的一小部分困難,真正亟須攻堅的則是神經語言學中“太多未開發的領域”。這些年輕人正是在沒有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

  2010年1月,一號樓發出一封寄往荷蘭的論文,4個月之後,這篇修改了五年之久的論文被國際腦科學頂級期刊《Brain》刊登——《中英人群發展性閱讀障礙:從不同的語言中分離出閱讀障礙效應》,《Brain》編輯部以“文章寫作和構思出眾,是本領域具有開創性的重要成果,作者應該為此成果而感到自豪”來評價這篇僅被改動兩處標點符號的處女作。這是國內第一篇發表在《Brain》雜誌上的語言學研究論文,論文發表後,2年內已被SCI期刊應用40多次。

  文章的第一作者——該團隊1979年出生的博士生胡偉,那年才31歲。

  在這篇處女作的背後,是長達兩年的前期基礎測查工作,是與國外專家往來一萬多封的英文郵件,胡偉甚至為此延遲了一年碩士畢業論文答辯。

  出人意料的是,這篇論文的指導老師楊亦鳴拒絕了第一作者的署名,在他看來,年輕人“早日挑大擔”比什麼都迫切。

  2012年,團隊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等多所科研院所成立了語言能力協同創新中心。這些科研院所的名號,隨便哪一個搬出來都是大名鼎鼎的,可是,這些名校又是如何心甘情願“跟隨”一號樓裏這群年輕人的“嚮導”呢?

  也許北大計算研究所所長俞士汶的回答足夠有説服力:“電腦的下一次變革將從人腦語言開始。”

  而語言能力協同創新中心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正是國內第一、國際一流。

  在一次科研討論會上,張強對同事們説:“不客氣地講,我認為我們在做一件偉大的事。”這話有些“張狂”地道出了神經語言學的科研意義。

  的確,神經語言學不僅改變了語言學的形態,也改變了其他學科的形態。語言學和心理學交叉,可以解釋語言交流的心理過程;語言學和神經科學交叉,可以解釋語言理解與産出的神經基礎;語言學和電腦科學交叉,推動人工智慧研究中一些瓶頸問題的解決。“研究是為解決問題服務的,純粹的象牙塔裏的研究是不能常葆青春的。我們對語言能力方面的研究,就是抱著一個服務社會的信仰來的。”ERP實驗室(Event-related Potentials,神經電生理實驗室)主任顧介鑫曾作出這樣的表白。

  成為學術發展航標 雙導師制培養人才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美麗,殊不知背後的汗水與窘境,卻是一樣也不少。光是在尋覓匹配磁共振實驗設備的路上,他們就屢屢遇阻。

  曾幾何時,他們當初跑遍了徐州大大小小的醫院借磁共振設備,結果卻大失所望——不是設備情況不吻合,就是病人太多。於是,他們只得把實驗時間改為每天晚上八點開始。這樣一來,待全部數據整理歸類完畢,常常是夜深人靜的淩晨兩點。2014年,價值2000萬元的GE 3.0T磁共振成像系統引進了實驗室,這是進行人腦功能研究的國內最為先進的平臺,年輕人們再也不用東奔西跑借設備了,於是這台機器也被年輕人們親切地稱之為“大寶貝”。

  “我們的學術要能夠創造和引領世界學術研究的新潮流,就像在思想史和學術史上已經涌現的那些經典理論和假説一樣,成為各國學術發展的航標。”楊亦鳴教授的雄心壯志鼓舞了這幫年輕人。

  今年6月,第五屆海外中國語言學者論壇即將召開,第二次負責統籌工作的劉濤此時已沒有8年前的緊張與無措。彼時剛剛27歲的他接手第二屆海外中國語言學者論壇的籌辦——那是他第一次承擔這樣一個重量級的國際活動。籌辦之初,楊亦鳴老師一條一條地告訴他注意事項。“會務組、通聯組、邀請專家,方方面面都要顧及到”,這位青澀的小夥子絲毫不敢大意。

  不過這在一號樓不是什麼稀奇事兒,楊亦鳴老師用人不疑,協同創新中心模倣企業實行“項目經理制”,即項目由年輕教師做負責人,中心所有人由他負責調動,所有人必須無條件配合。

  面對即將到來的第五屆海外中國語言學者論壇,劉濤和張強這對兄弟檔繼續展開闔作。他們每天會面,敲定活動的每個細節,兩個人為考察參觀線路把每天經過的路線重走了一遍又一遍。

  今年剛剛留校擔任助教的李倩南對一號樓團隊的“傳承”文化印象深刻。她在碩士生階段就接受過張珊珊師姐手把手的言傳身教:“這裡的學術氛圍會催迫你、激勵你。”

  據了解,語言科學學院培養人才實行雙導師制。在這裡,每一個研究生不僅有一個專業的導師,還會有一個高年級的研究生提供指導。張珊珊也認為,這樣的培養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在科研上成長,早日出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