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地方職業資格認證九成以上應取消
- 發佈時間:2015-06-10 06:4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職業資格證書是“鍍金”還是“累贅”?如今我國繁複的職業資格考試令人眼花繚亂,對不少企業更將有無證書作為錄取員工的重要衡量標準,也有企業“不拘一格降人才”對職業認證證書門檻放寬要求。在國家簡政放權的背景下,職業資格認證的加減法也有了官方的“説法”。昨日人社部副部長湯濤明確表示,改革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取消,分類管理各行業職業資格認定制度,不讓職業資格證成為技能水準相對較低行業的限制就業門檻,真正促進就業。
地方職業資格九成以上應取消
職業資格,顧名思義就是指從事某一職業所需要具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湯濤介紹,我國實行的職業資格制度從人員範圍上可以分為兩類,即技術人員與技能人員,而從職業資格性質上則分為準入類和水準評價類兩種。數據顯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人社部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共建立起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47項,其中準入類23項、水準評價類24項。
然而,隨著各種職業資格證書在升遷甚至就業中的決定性作用越來越重,職業資格的門類也愈發紛繁複雜了起來。官方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職業資格制度改革之前,截至2013年底,除了國務院部門共設置各類職業資格618項外,地方還自行設置了1875項。“職業資格太多了,1875項中有90%以上都是應該取消的。”是湯濤給出的首要原因。湯濤坦言,由於職業資格制度缺少一個大的框架設計,致使很多地方和行業、協會都設置了不少職業資格,重復量很大,而且不少水準評價類職業資格還被作為準入類運用。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也表達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通過培訓對掌握某些技能的人才進行職業資格認定其實是促進人力資源素質提高的好事,但長期以來缺少必要的規範,已經讓很多培訓和認證是為了收費而組織的了,“交錢拿證”現象層出不窮,培訓也並不專業,甚至與市場實際需求相脫節,“行業如此混亂,已經讓職業資格認定進入了必須改革的狀態”。
是消是調 改革分類進行
那麼,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就是簡單的減少項目種類嗎?湯濤直接予以了否定。實際上,一方面我國在出現就業難問題的同時,招工難同樣存在,而這就讓部分職業資格認定成為了一種必要的存在。“我們需要通過職業資格制度的施行推動專業能力和技能水準的提高,專業技術人員也需要知識更新進行進一步教育,比如美國工程類的職業資格,就是要每隔兩三年進行以此評估、評價的。”
具體而言,湯濤表示,從工作行業來説,如果是涉及安全類的,比如與食品安全、電相關的行業,就需要控制住職業資格制度,設定準入類的職業資格,但如果是從事家政服務等一般的技能工作,就不應該設置門檻,要求從業者必須擁有一個職業資格證,因為這類行業起點本身就相對較低,不設置準入類的職業資格就是減少這方面帶來的制約、限制或者對於就業的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我國下發的《關於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今後,國務院部門設置的沒有法律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作為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行業管理確有需要且涉及人數較多的職業,可報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准後設置為水準評價類。“把準入類改為水準類就能減少硬性和約束性的條件。”湯濤表示。
水準評價資格認證將交給市場
目前我國已經取消了三批共149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佔國務院設置職業資格總數的24%。湯濤透露,第四批取消的基礎工作也已經都做好了,只等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
然而,有專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之所以職業資格層出不窮,就是因為這個行業所涉及的領域有利可圖,短時間內取消、調整某些資格,肯定會影響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而他們也將阻礙改革的進程。
湯濤表示,職業資格和利益集合起來之後,考試和培訓沒有分開,大量的培訓機構借職業資格的名義從中牟利,虛假宣傳、非法培訓、違規收費、考試作弊等問題凸顯,這也是加強職業資格管理過程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今後,水準評價類的職業資格將由市場代替政府説了算,由行業協會或者業界來承載評價,而現在其實部分職業資格評價的承接工作就已經在向學會和協會轉移了。
在蘇海南看來,目前,有相當比例從事不需要準入職業資格行業的人,其實是家庭環境並不理想的人,那些既“必要”又不必要的職業資格培訓大大增加了他們的就職成本,為他們設置了不公平的門檻,因此,即使未來水準類的評價不再左右就業,但政府仍然要給予必要的規範,對違規操作的單位實施事前,特別是事後的處罰。
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