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礦工李傳代的腰間“回收站”

  • 發佈時間:2015-06-09 06:08: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安徽省淮北礦業楊莊煤礦礦工李傳代30多年如一日,“斤斤計較”地撿拾井下遺漏的小零件,至今共回收了近3000公斤用於生産。

  1981年,李傳代進入楊莊礦綜採二區工作。起初,年僅20歲的他和許多毛頭小夥一樣,工作上不太注意細節。當時,擔任該區黨支部書記的是全國勞動模範馬典周,是全區有名的“婆婆嘴”,有空就會反覆教育工友要勤儉節約,不要有絲毫浪費。

  1981年3月的一天,李傳代在井下拆除設備時,將一顆有問題的螺絲隨手扔掉,碰巧被馬典周發現了。馬典周撿起這個螺絲,語重心長地對他説:“小李,這顆螺絲的價錢快趕上你一個月的工資啊!國家現在大型機組主要靠進口,每個零件都十分昂貴,能修復的絕不能浪費。”聽到馬典周的話,看著他手中小小的螺絲,李傳代內心受到巨大震撼。“當時我一個月的工資是50元錢,那個螺絲大概值30多元,對比之下,我切實感受到了浪費的可怕。”李傳代説。

  從那以後,李傳代用來裝飯盒、水杯的背包成了名副其實的“零件包”。每次下井,他總會留意路上有沒有散落的零件;在安裝和維修設備時,也總是將能夠繼續使用的舊零件帶回上交,或留著備用。漸漸地,李傳代的行為得到了一些工友的贊同,自發撿拾、回收零件的人越來越多。

  1984年,李傳代被調到保運區掘進機械化隊擔任副隊長,繼續傳承著良好習慣。

  掘進機械化隊負責全礦的掘進機械皮帶機、刮板運輸機等設備的維護、安裝等工作。當時,該隊部分職工節約意識淡薄,收工後遺留在井下的零件隨處可見。“我知道,大夥都和當年的我一樣,對浪費沒有切身的感受,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們、引導他們。”李傳代説。

  那段時間,李傳代和隊裏的其他幾位隊員每班總是走在最後,撿拾著職工丟棄的小零件,帶到井上集中存放起來。一段時間後,在一次班前會上,李傳代將收集到的零件倒在桌子上,堆起高高的一堆。經過現場估計,這些零件價值約200元,相當於當時4名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從此,整個掘進機械化隊的思想統一了,養成了收工後撿拾小零件的良好習慣。那時,礦上還沒給工人配備專用的工具包,李傳代就和工友們自製工具包,將上下班途中撿拾的小零件,裝進包裏帶上井,交給庫管員歸類復用。30多年來,礦工們把隨手撿拾的小零件放進包內,也把勤儉節約的美德放在了心裏。這個腰間的“零件回收站”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

  李傳代的一絲不茍不僅體現在回收零件上,在業務上,他也是一把好手。

  畢業于綜採專業的李傳代,對於電氣設備理論與實踐知識掌握得並不多。為全面提升業務技能,他堅持從書本上學、從實踐中摸索,對照開關原理圖與實物反覆研究。很快,李傳代便能夠全面掌握電氣設備的工作原理,做到了判斷故障準確、處理問題迅速。多年來,他用自己精湛的技術,修復了一台臺電氣設備,既減少了購買新設備的投入,又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去年11月退休後,李傳代退而不休,經常來到礦內進行傳幫帶。受師傅李傳代的影響,徒弟胡爭虎如今完工後,總要巡視工作區域,進行零件回收。

  “千萬次俯身,撿拾起的零件數以萬千;30年示範,改變了身邊一群人的習慣。于無用處發現有用,積聚起他人生的財富;在平凡崗位上超越平凡,成就了他道德的厚重;斗轉星移日月換,節儉美德代代傳。”近日,李傳代榮獲“全國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先進個人”稱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