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種田重科技農場迎豐收

  • 發佈時間:2015-06-09 03:31:3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培奇通訊員李崇

  烈日炎炎,麥浪滾滾。6月7日,在河南省社旗縣唐莊鄉邢莊村的盛康家庭農場,記者看到小麥聯合收割機在前面收割,多功能玉米播種機緊跟其後播種,小麥運輸機來回奔跑運糧,幾十台機械組成的搶收搶種勞動場面,讓整個田野一派熱火朝天。

  “你看今年這小麥,籽粒非常大非常飽滿,豐産已成定局。根據幾天前的測産,平均畝産能達680公斤,遠高出一般農戶的産量。”農場主戚秋陽抓起一把剛收穫的小麥,滿臉喜悅地説。

  戚秋陽連片流轉土地3000多畝種植糧食作物。“經營這幾千畝土地可不是鬧著玩的,不然會讓你血本無歸。”戚秋陽説,今年農場的小麥能取得大豐收,除趕上了風調雨順的好天氣外,主要還靠他手中握著的“三柄利劍”——機械化、科學化、標準化。

  農場自成立以來,戚秋陽已投資300多萬元,購置了植保無人飛機、免耕深松機、大型烘乾機等各類農機50多臺,實現了耕、種、管、收100%機械化作業。

  “現在種莊稼必須採用新設備、新技術,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戚秋陽説。

  在種植技術上要達到科學化,戚秋陽聘請兩名縣農技專家擔任顧問,並定期組織員工外出學習和業務培訓,不斷進行業務知識更新,增強種田的技能本領。戚秋陽介紹,按老經驗種植,管理不科學,啥時間該幹啥沒拿捏準,造成小麥的産量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過去種地全憑老經驗,總覺得上肥多産糧多,如今是測土配方施肥,土壤缺啥給它補啥,得按科學來才能有好收成。”戚秋陽説,農場在良種選用、播種技術、病蟲害監測等方面,全部都是按照科學種田,根據農作物的生長動態,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在農場的大院子裏,檢測室、化驗室、糧倉、農資庫等設施樣樣俱全、井然有序,儼然一個現代化大企業,顯示戚秋陽在農場的硬體上下足了功夫。

  戚秋陽介紹,農場一成立,就投資400多萬元,高水準規劃設計,不僅建成了佔地20畝的標準化農用綜合管理設施,而且對流轉區域內的農田基礎設施也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提高抗災減災能力。

  “農場3000多畝地已全部建成了高標準糧田,水、路、電樣樣齊全,平均40畝就有一眼機井,不豐收都不中!”戚秋陽信心滿滿地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