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三次戰役遏制重發態勢
- 發佈時間:2015-06-08 02:31:30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曾娟
目前我國主要冬麥區生産已近尾聲,病蟲害發生基本定局,截至5月底,小麥“四病三蟲”累計發生面積6.43億畝次、同比增加7.7%,累計化學防治面積5.96億畝次、同比減少9.6%。在農藥減量的前提下實現了防控目標,條銹病被限制在黃淮華北主産麥區南緣,赤霉病實際發生面積壓減至可能流行面積的60%、常發區平均病穗率控制在5%以下,蚜蟲、白粉病防治處置率分別達到104.3%、85.5%,“蟲口奪糧”告捷,夏糧豐收在望。
受冬春氣溫持續偏高、西南和江漢麥區早春降水偏多、黃淮和華北麥區穗期氣溫降水適宜等因素影響,以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蟲為主的重大病蟲害呈發生早、面積大、基數高、擴展快的特點,重發勢頭強勁,對奪取小麥高産穩産、實現夏糧豐收構成嚴重威脅。
一是條銹病流行早、擴展快、發生面積大。條銹病在西南地區東北部2月份即進入春季流行盛期,3月中旬以後在西南大部和湖北發生縣數和發生面積倍增,河南、安徽、陜西關中、山西、山東等江淮黃淮麥區始見早、病點多,並在5月上中旬出現病情突增。目前全國共有15省(市)103市(地區、州)542縣(區、市)見病,發生面積3285萬畝,同比增加56.5%,發生縣數和面積均為近5年來最高的一年。
二是赤霉病菌源基數高、流行風險大。春季調查長江中下游麥區的稻樁子囊殼帶菌率高於常年,特別是湖北、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常發區帶菌率是常年同期的2~6倍,接近甚至超過大發生的2012年同期。同時,由於長江中下游主發區、江淮黃淮主産區品種抗性差,且抽穗揚花敏感生育期遇連陰雨天氣概率大,預計赤霉病可能流行面積1億畝。
三是蚜蟲白粉病穗期上升迅速、局部危害重。由於5月份氣溫偏高、晴雨相間,黃淮華北地區穗期蚜蟲和白粉病上升迅速、危害突出,其中,河南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南部和河北中南部等地局部田塊蚜蟲最高百株蚜量上萬頭、白粉病最高病葉率100%,且上穗為害現象普遍。
針對小麥病蟲害重發的嚴峻態勢,上下聯動、連續奮戰,堅決打贏了三次病蟲防控戰役:
一是關口前移、春病冬防。2014年9月26日,農業部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召開了全國小麥秋播藥劑拌種工作會,安排部署秋播拌種和秋冬季苗期防控工作,並於年底前提前下撥了1.5億元統防統治經費。據統計,全國累計實施秋播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面積3.1億畝,佔小麥播種面積的90%以上,同比增加2個百分點;全國累計實施以條銹病為主的冬防面積900多萬畝,是發生面積的2倍以上,有效壓低了小麥重大病蟲害越冬基數,為全面打好春季防控阻截戰奠定了基礎,贏得了主動。
二是迅速反應、早春阻擊。針對早春條銹病提前向主産麥區擴展,蚜蟲、麥蜘蛛、紋枯病繁殖擴展加快的嚴峻形勢,3月10日,全國春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會議在湖北省荊州市召開,打響了小麥病蟲害早春阻擊戰。截至3月底,全國小麥重大病蟲害累計防治面積1.38億畝,同比增加26.3%,有效遏制了大區流行病害的擴展勢頭、壓低了重大病蟲害早春基數,為穗期病蟲防控攻堅戰減輕了壓力。
三是穗期攻堅、一噴三防。針對主産高産麥區穗期病蟲害重發風險,農業部于4月13日在湖北省襄陽市召開小麥穗期重大病蟲防控現場會,並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援,連續第4年下達“一噴三防”補助資金,共向14省(市、區)補貼15億元,補貼面積3億畝。截至5月底,全國累計完成小麥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2.1億畝次,統防統治覆蓋率達35%。(作者單位: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