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齊河小麥種植成為全國“樣板”

  • 發佈時間:2015-06-05 11:32:17  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2日,農業部組織專家對齊河縣80萬畝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示範區30萬畝核心區進行小麥測産,共有來自農業部和省內的20名農業專家分組對90個單元、180個取樣點進行測産,平均畝産651.6公斤,再次刷新全國最大面積畝産紀錄。

  測産專家組組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趙廣才説:“根據測産情況看,齊河縣通過建設80萬畝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示範區,開展80萬畝綠色(小麥、玉米)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創建,做到了在節水、節肥、節藥基礎上,在全國首次實現綠色、生態、高效、可持續、大面積增産,可以作為全國小麥生産的樣板。”

  自2008年開始,齊河縣共投入3.93億元,建成20萬畝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核心區,2014年實現20萬畝全年“噸半糧”。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齊河縣今年又啟動80萬畝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示範區建設,採取集中整合項目資金和縣鄉財政投入相結合的方式,累計投資9.7億元,推行“生産標準化”和“服務社會化”,向著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邁進,進一步擦亮“華夏第一麥”品牌。

  今年初,齊河在全國縣市率先發佈小麥、玉米品質安全生産綜合標準和社會化服務綜合標準“兩個糧食種植標準”,以示範區為平臺的80萬畝綠色食品(小麥、玉米)標準化原料基地也獲得農業部批復建設,在全國糧食主産縣中率先邁出農業綜合標準化步伐。依據“兩個標準”,齊河縣制定了《綠色食品原料小麥、玉米標準化生産技術規程》,印發《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生産者使用手冊》。

  為讓“標準”落實到田間地頭,推進綠色高産,齊河縣積極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培育起以山東齊力新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為代表的168家經營性服務組織,社會化服務面積突破100萬畝。

  該縣還努力推動土地經營權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推進糧食生産集約化。齊河縣農業局局長崔洪亮説,規模化種植為社會化服務打下了基礎,有利於標準化生産技術推廣。全縣擁有百畝以上種糧大戶117個,登記註冊各類糧食生産合作社110多家,帶動農戶6萬多戶,全縣規模化種植面積達到20.2萬畝,形成了種糧大戶、糧食生産合作社共同支撐綠色高産創建的新格局。

  目前,齊河80萬畝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示範區內全部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應用綠色植保技術,實行病蟲害統一防治,嚴格控制藥肥等物品投入,每年分別對小麥、玉米開展3次安全監測評估,小麥寬幅精播、深耕深松、配方施肥各項關鍵技術落實率達到100%。

  看著金黃的小麥,齊河縣祝阿鎮小屯村村民李延寶心裏美滋滋的:“通過標準化種植,小麥産量高、品質好,早就被糧食加工企業預訂,每斤糧食價格平均比市場價要高0.1元。”

  有好糧才能出好産品,齊河已發展糧食種植及深加工龍頭企業80多家,糧食訂單面積達到60萬畝,糧食年深加工轉化率佔全縣糧食總産的60%,實現了綠色糧食增産、農民不斷增收、農業持續增效。

  (本報記者 蘇曉萌 通訊員 侯鄭石 崔志華 孔麗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