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縣鎮級市場消費者受益最大

  • 發佈時間:2015-06-05 09:29:25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歐陽進權文/攝

  本報訊 今後消費者走進一家珠寶店,看到店內醒目位置貼著“誠信優質店”的標貼,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消費。記者昨日獲悉,福建省寶玉石協會將對全省幾千家金店開展品質和價格服務性自律檢查,並認定一批“誠信優質店”,福州地區的檢查及認定下月啟動。

  福州下月啟動認定工作

  這兩天,省寶玉石協會按計劃,組織協會檢測集團(省寶玉石品質監督檢驗站、省金銀飾品品質監督檢驗站、福州戴信珠寶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到閩東地區,共完成了41家金店的珠寶玉石、貴金屬首飾的標識檢查(標簽),並對其中部分合規珠寶店現場張貼了“誠信優質店”標簽。

  省寶玉石協會會長王乃珠告訴記者,這項活動將向全省推廣,其中福州將於7月展開。

  據了解,整個檢查及認定過程不得收取或變相收取服務費,不得接受金店的食宿接待,所有差旅費和檢驗費,均由行業協會支付。

  貼標後,行業協會將不定期抽查,一旦查出不符合要求,或者消費者的投訴屬實,將立即撤標。

  不是任意一家珠寶店都可拿到標簽。拿標必須符合3個條件:珠寶店要明碼標價、黃金首飾印記要符合國標、其他首飾標簽要符合國標。具體來説,在檢查過程中,店內所有貨品標識須符合《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等國家標準;對黃金首飾的標價,未利用價費分離的標價方法故意標低金價引誘消費,或價費合一未故意低於成本傾銷而擾亂市場,工作人員才當場貼標。

  為何要設定這樣3個條件?王乃珠説,珠寶玉石和貴金屬飾品未按要求標識,或故意標低金價,容易誤導消費者。以黃金等貴金屬首飾為例,此舉將有助於制止金店故意用金價實施價格欺詐或擾亂市場引誘顧客消費。

  省寶玉石品質監督檢驗站負責人説,不符合條件的情況在縣鎮市場比較普遍,因此這項制度將讓縣鎮級市場的消費者受益最大。

  珠寶店誤導亂象不少

  福建省金銀飾品品質監督檢驗站李站長説,從他們的檢查來看,市民買珠寶要小心標簽有貓膩。

  記者走訪市場也發現,五花八門的珠寶名稱在省內市場常有出現,有的金店宣稱“24K金”為最高純度的黃金,價格高得離譜。

  李站長表示,現實中珠寶標簽問題不少,比如“黃金首飾標為24K金,合成紅寶石當紅寶石……”,而“24K”是不存在的,銷售中標有“24K金”既不正確,又不符合國家標準。“18K白金”會讓消費者誤以為是“鉑金首飾”,鉑金首飾比黃金首飾單價更高。

  實際上,珠寶首飾産品標簽出錯,主要有“亂標”“漏標”“炒作概念”等幾種情況。

  例如,黃金含量為75%的首飾,不能標稱為“18K白金”或“AU750”,應標稱為“金AU750”或“金750”。黃金含量為99%的首飾,應標為“足金”。“翡翠”不能標為“天然翡翠”,“A貨翡翠”不能標為“A種翡翠”或“A類翡翠”,“鋯石”應標為“立方氧化鋯”等。

  對於消費者而言,由於首飾名稱不規範,很容易落入不法珠寶商設置的陷阱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