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指數粵全國居首

  • 發佈時間:2015-06-05 07:50:2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智慧財産權局4日在京發佈《2014年中國智慧財産權發展狀況報告》。報告顯示,近5年來,我國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水準持續平穩提升,在創造、運用、保護和環境四個方面穩步改善。

  根據報告,2014年,全國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指數為63.74,比上年有所提高。不過,全國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指數區域間還不平衡,呈現東、中、西部地區逐級遞減的趨勢。其中,前5位均為東部地區,廣東以89.53的成績名列首位,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蘇緊隨其後。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

  2014年全國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指數63.74

  從2013年起,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每年制定併發布該報告,旨在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反映我國專利、商標、版權等各類智慧財産權發展狀況,從而引導智慧財産權事業科學發展,推動國家智慧財産權戰略深入有效實施。

  據了解,此次報告的指標體系由智慧財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環境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39個三級指標構成,與2013年評價指標保持一致,對全國及各省級區域2014年智慧財産權發展狀況和2010至2014年智慧財産權發展狀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評價和分析。

  結果顯示,全國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狀況近年來穩步提高。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智慧財産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介紹,2014年全國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指數達63.74,較2013年增長0.98。智慧財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環境水準穩步改善,各項指數基本呈現平穩增長。

  另外,各類主要類型智慧財産權申請、登記、註冊數量較大幅度增長,創造結構不斷優化;專利、商標等智慧財産權權利轉讓數量以及質押融資金額進一步提升;智慧財産權司法受理案件與專利行政執法案件數量有所上升;制度環境不斷優化,服務機構、人員數量逐年穩步提升,社會公眾智慧財産權意識快速提高。

  粵京滬浙蘇名列前五

  然而,我國智慧財産權發展區域間明顯不平衡,呈現東、中、西部地區逐級遞減的趨勢。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水準較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在智慧財産權綜合指數方面,廣東以89.53的成績名列首位,北京(86.62)、上海(85.42)、浙江(83.83)和江蘇(82.10)緊隨其後。

  韓秀成介紹,各地區智慧財産權創造的品質提升效果逐漸顯現,多數省份智慧財産權運用效果也呈提升趨勢。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去年全國智慧財産權案件總體數量有所增長,司法案件向部分地區集中,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地的行政保護工作比較突出。在智慧財産權環境方面,地方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北京、廣東、上海的智慧財産權服務水準領先。

  不過,近五年的數據對比結果也顯示,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較大,智慧財産權發展增速明顯。如西部的陜西,近五年指數年均增幅最大達6.42%;中部的安徽、湖北,增幅分別達5.99%和5.72%。

  報告分析,經過多年的發展,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山東、福建等東部地區智慧財産權工作已較為成熟,增速呈放緩趨勢也在情理之中。相較之下,中西部地區由於基數較小,因此增速也更為明顯。

  2013年我國智慧財産權綜合能力名列全球第九

  記者同時了解到,此次報告還首次建立了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國際指數。研究人員選取了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南韓等40個科技資源投入和智慧財産權産出較大的國家作為比較樣本,從智慧財産權能力、績效和環境等三個維度,進行了智慧財産權綜合能力國際比較。

  根據報告,2008年至2013年,我國排名逐年上升,並從第19位快速躍升至第9位。其中“能力”和“績效”兩項指標已升至第3,但“環境”排名僅為第30位。其中市場環境、文化環境、制度環境三個方面對指數的貢獻比約為1:1:2,極不均衡。

  “與日本、瑞士等國家相比,我國智慧財産權環境仍然不理想。”韓秀成表示,儘管已經有了相對有力的法律法規等制度,但研發投入強度等市場環境和智慧財産權意識等文化環境亟待優化。我國目前存在著智慧財産權侵權成本低、保護不力等問題,成為制約發展的短板。

  不過,韓秀成也表示,智慧財産權環境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我國的智慧財産權環境建設結構有待調整,市場環境和文化環境亟待優化,必須建立嚴格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並著力創造良好的智慧財産權環境,為創新發展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