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李嘉誠長和係重組落幕 內地策略成新公司焦點

  • 發佈時間:2015-06-04 08:43: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李嘉誠的世紀重組終於完工。昨日,坐擁4201億港元物業估值的長江實業地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實”)正式以介紹形式分拆上市,這不僅意味著長和係完成了重組,也代表地産界又多了一個巨無霸企業。然而,縱觀長實的內地投資,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內地是長實土地儲備中最大的板塊,但是其弱化內地投資的態度早已明顯,未來或許只有住宅市場能夠吸引長實在內地有所動作。

  地産巨無霸

  在李嘉誠最先宣佈對旗下重量級公司——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進行合併重組之時,重組後的純地産公司長實的資本市場表現就引來了業內關注。昨日,長實如期上市,開市後即躋身藍籌股行業,報價70港元/股,收74.1港元/股,成交達到64.43億港元,居成交金額榜首位。

  對於長實的資本市場表現,業內人士普遍表示在意料之中。據悉,今年1月,李嘉誠首次公佈長和係重組計劃,宣佈擬將旗下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進行合併重組,成立兩家新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和長江實業地産有限公司。重組後,後者長江實業地産有限公司持有長和係在香港、內地及海外的所有房地産業務。

  “兩家原公司的地産業務板塊本身都是優質資産,如今地産業務合併為一家,其物業組合中有一半資産凈值屬於物業發展,另一半屬於投資物業,結構合理,收入多元化,有利於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同。”有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如是介紹。此外,德銀也指出,長實運營規模提升,而業務在地域及資産類別上的靈活性也較大,未來會成為香港最大的純地産股。

  逃離內地

  據長實地産此前發佈的投資者簡報,其擁有4201億港元的物業,其中發展物業為2307億港元,投資物業為1233億港元,酒店及服務套房661億港元,三者佔比分別約為55%、29%和16%。

  另外,長實地産目前擁有1580萬平方米的土儲,其中香港佔80萬平方米,內地佔1450萬平方米,英國有40萬平方米,新加坡則是10萬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土地儲備中,內地成為了長實最大的資源集中地,不過和土儲佔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嘉誠逃離內地房地産市場自2013年以來上演,折射出了他本人及其領導下的公司對於內地房地産市場的態度。

  有公開數據顯示,自2014年1月至今,李嘉誠通過轉讓資産或者其他方式套現超過738億元,其中出售的內地物業貨值共計約129億元。內地貨值的減少也直接體現在了重組之前的長實以及和記黃埔兩家公司的財報上。兩家公司2014年財報顯示,長實去年在內地收入減少六成以上,和記黃埔內地業務貢獻溢利也在2014年降低了近六成。“雖然從土地儲備上看內地佔據了大頭,但是重組後的長實在內地房地産市場上能夠發揮多大作用,就要另當別論了。”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稱。

  囤地升值

  昨日在出席長實上市儀式時,李嘉誠也並未過多提及內地市場,而是強調未來長實地産的最大地産業務投資還是會在香港。他表示儘管香港的人工成本確實比美國和加拿大低,但是香港的建築費用卻是美國、加拿大的兩倍,所以香港的樓價很難下跌,其房地産投資的重頭戲還會在香港繼續上演。

  但是上述業內人士也表示,雖然在撤離內地市場,但是從長實的土地儲備上看,內地肯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縱觀李嘉誠在內地市場的動作,其拋售的物業多為商辦項目,卻並未對住宅項目動刀。“原來的長實及和記黃埔在2013年以後沒有在內地拿過地,目前手頭的土地儲備成本都很低,因此未來也不排除長實在住宅市場繼續發力的可能”,嚴躍進進而指出,長實對於內地住宅市場的策略很可能保持不變,繼續囤地以延長土地開發時間,待樓市回升至理想時間點後再度發力,並在延長時間中取得價值翻倍的回報。(記者 錢瑜 阿茹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