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雜交中稻的施肥要點

  • 發佈時間:2015-06-04 07:31:5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正值雜交中稻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為奪取雜交中稻的豐收高産,在施肥上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技術要點。

  施好蘗肥雜交中稻一般適時移栽後15天左右,每畝基本苗數可達20萬株左右。這是早發的表現,這樣的苗勢,單株生長葉片多,物質積累較為豐富,利於莖稈粗壯,形成大穗,可最大限度地發揮雜交稻穗大粒多的優勢。因此,必須施好蘗肥,蘗肥是早發的基礎,既要早又要巧,早是指移栽後4~5天每畝施尿素7~8公斤,使其肥效發揮與分蘗盛期相吻合,促蘗多發,達到一“轟”而起;巧是指因田施肥,做到瘦田多施、肥田少施,耙口肥施氮足的田塊可不施或少施蘗肥,以防氮素過量。旺苗難控,切忌重氮輕磷、鉀而影響早發。

  看苗施穗肥施用穗肥不僅增加穗數,且爭取大穗,實現穗粒並重。幼穗分化階段,供應充足的養分,就能爭取部分遲生分蘗成穗,對於每畝莖蘗數較少的田塊,是爭取足穗的最後一招,同時施用穗肥能增加枝梗和穎花數,為形成大穗提供有利條件。特別是還能防止穎花退化,加深葉色,增強光合作用,對增加粒數也極為有利,必須依苗施用。弱苗早而重,曬田復水後4~5天,葉色不能復綠,群體不足的田塊,標誌著氮素缺乏,“饑餓”在即,必須早施重施氮肥,于幼穗分化前7天左右每畝施尿素5~6公斤,達到爭穗促花。並在抽穗前12~15天,每畝施尿素3~4公斤,發揮增粒作用。壯苗遲而少,曬田復水後,葉色青綠,葉片略披,即視為一般或略好的田塊。這類苗要適當遲施少施穗肥,以免莖基部節間拉長而有倒伏的危險,應于幼穗分化4~5期,每畝施尿素3~4公斤,以利保花增粒。旺苗宜施鉀,稻苗深綠,長勢較旺,後勁很足的田塊,標誌著氮素營養過剩,如再追施氮肥,將産生群體惡化,多災齊發。因而不宜施氮宜施鉀,應在穗分化2~3期,每畝施氯化鉀7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左右,以協調營養,增強抗性奪高産。

  補施粒肥雜交中稻抽穗後功能葉逐漸枯黃,如果脫肥,葉片還會過早發黃枯死,稻株光合作用的能力即被削弱。因此,補肥增源,延長葉片壽命,提高葉片光合能力,是促進粒多而飽滿的有效措施之一。粒肥的施用,一般以根外噴施葉面肥為主,在破口期至灌漿期噴施2~3次,每次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尿素0.5~1公斤,用50公斤水溶解後再加15~20毫升廣增素802混合噴施于稻株莖葉上,對於底肥不足,葉片脫氮現黃較早的田塊,宜在抽穗前每畝追尿素2.5~4公斤,以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和防止穎花退化,發揮雜交中稻的大穗優勢。

  噴施硼肥雜交稻開花結實階段,硼供應充足,可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據試驗,雜交中稻後期噴施硼肥液,結實率可提高4.3%,千粒重可增加0.5~1克。因此,在缺硼的田塊或油菜茬後水稻田,應于始穗期和齊穗期各噴1次,可結合噴施粒肥混用,每次每畝用硼砂100克或光合微肥100克,加水50公斤稀釋後噴施。曹立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