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樓市因城施策勢在必然
- 發佈時間:2015-06-04 06: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房地産市場出現了一些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去年以來的調整首貸認定標準、降息降準等調控措施釋放了部分剛需和改善性需求,多次降息等因素也導致存款和資金搬家、間接給樓市注入更多資金。但是,不同城市規模大小、功能定位和人口結構不同,房地産市場的發展軌跡也不相同,相關措施需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分類調控,才能收到實效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4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由12個增至18個,持平的城市由8個減至4個,下降的城市由50個減至48個,深圳以1.8%的漲幅位居首位,北京以0.8%的漲幅位居第二,上海、廣州分別上漲0.7%和0.4%。同時,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由12個增至28個,持平的城市由10個減至8個,下降的城市則由48個減至34個,深圳以2.4%的漲幅同樣位居首位,北京以2.1%的漲幅位居第二,上海、廣州的漲幅分別為0.6%和1.1%。
從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房地産市場出現了一些變化。具體來説,房價由降轉升的城市正在增加,價格仍在下降的城市中多數降幅在縮小;不同城市房地産市場走向分化明顯,有的價格回升明顯,有的則仍然下降、且降幅依然較大;與二三線城市走向分化形成對比的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價格較高的基礎上,呈現整體回升態勢,個別城市的高漲幅引起普遍關注。
房地産市場發生變化,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自去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採取了調整首貸認定標準、降息降準等調控措施,大多數城市也陸續推出鬆綁限貸、限購等政策,釋放了部分剛需和改善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為投資性購房提供了機會。二是,受到多次降息等因素的影響,存款和資金搬家,間接給樓市注入更多資金。
由於不同城市規模大小、功能定位和人口結構不同,房地産市場的發展軌跡也不相同。
一線城市樓市止跌回升甚至過快上漲。有人擔心,一線城市本來就房價偏高,繼續過快上漲會推高居民生活成本,導致城市吸引力下降、優秀人才流失,也會影響本地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水準的提高。比如,常住人口中非戶籍人口占比近70%的深圳,居民住房自有水準僅有30%左右,大約70%左右的常住人口租房居住。這表明深圳住房潛在需求或剛需是巨大的,同時也説明高房價導致許多有住房需求的人無力購房。若房價繼續走高,必然使不少人再次望房興嘆。
為保障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有關部門和一些地方此前已經採取了諸如調整二套房貸認定標準、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及門檻等措施。不過,我們必須看到,相關措施需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分類調控,才能收到實效。對一線城市及某些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來説,應該在通過降低貸款利率等措施降低購房成本的基礎上,維持限購政策,必要時可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來遏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防止房價非理性過快上漲。而在商品房大量積壓的二三線城市,即便取消限購、放開投資性購房,也很難有炒房客願意接盤。因此,應允許這些城市房價適度回落,以薄利多銷的思路消化存量,減少資金佔壓。
從長遠來看,無論是保持房地産業的健康發展,還是改善居住條件、提高生活水準,或者是適應經濟新常態,都必須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改變對房地産業和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並長期堅持和突出住房的居住屬性,讓房價回歸價值。同時,還要改革收入分配製度,適度提高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的比重,努力縮小收入差距。(作者:潘 璠 原文刊載于經濟日報6月4日第九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