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韓如何從 FTA中受益

  • 發佈時間:2015-06-04 06:28: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出口額連續5個月呈下滑趨勢,CPI增幅連續6個月不足1%,2015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到3.0%,在南韓面臨出口疲軟、內需不振、經濟增長乏力等不利局面下,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正式簽署可謂恰逢其時。各界普遍認為,中韓FTA將成為南韓打開經濟困局的突破口。

  拉動效果不容小覷

  根據雙方協議,中韓FTA生效後,南韓每年將有730億美元對華出口商品、中國每年將有418億美元對韓出口商品享受無關稅優惠。兩者相加的中韓無關稅商品交易額甚至超過了去年韓美兩國的貿易總額(1036億美元)。據南韓對外經濟研究院預測,中韓FTA協定生效後,今後十年南韓國內生産總值(GDP)有望在原有的基礎上增長0.96%;在財政方面,預計同期南韓稅收年平均增長將達2700億韓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而在就業方面,10年間將創造5.38萬個工作崗位。此外,對開城工業園區的關稅優惠也值得關注。兩國決定將園區現在正在生産或者未來可以生産的310個品種認可為“南韓製造”。

  《中央日報》報道認為,南韓化粧品、時尚産業將成為中韓FTA最受益行業。隨著6.5%-10%關稅逐步撤銷,在中國頗具人氣的南韓化粧品將更添價格競爭力;據南韓政府及業界分析,南韓在離子交換樹脂、聚氨酯等石油化工産品以及鋼鐵産品、機械零部件類領域的出口有望增加;此外,據南韓海運業界分析,海運吞吐量及收益也會得到提升。

  FTA中軸完成佈局

  隨著中韓FTA的正式簽署,南韓與美國、歐盟和中國三大經濟體都已締結FTA協定,南韓政府一直以來構想的全球FTA中心軸戰略逐步變成現實。以中韓FTA為契機,謀求直接打入美國和歐盟市場遇阻的中國企業,轉道增加對韓投資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美歐等發達經濟體也可以通過投資南韓迂迴打通進入中國市場的道路。

  從長遠看,南韓企業的投資形態也可能發生巨大變化。關稅的廢除使得南韓企業無論在南韓還是中國投資將取得相同的效果。這也就意味著過去因生産基地轉移而造成的南韓國內製造業“空洞化”問題有望得到緩解。

  搶得中國市場先機

  南韓貿易協會通商研究室諸賢貞研究委員認為,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增長模式正由投資驅動轉向內需拉動,並積極佈局“一帶一路”,在如此重要的時刻南韓與中國正式簽署FTA協定,將給南韓帶來無限發展機會。

  她表示,雖然南韓已連續兩年保持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地位,但這主要是由於半成品對華出口份額較大,在最終消費品進口市場的佔有率僅為3.7%,與德國、義大利、法國、美國和日本等國競爭非常激烈。但由於短期內中國與歐盟、美國、日本等經濟體締結FTA的可能性較小,南韓完全有能力充分利用FTA,搶佔進入正在飛速發展的中國消費品進口市場的先機。

  服務貿易值得期待

  韓方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在新常態政策下,將以服務業為中心進行産業結構調整,服務業將作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動力取得快速發展。中韓間的服務貿易值得期待。

  根據雙方商定,服務領域將會在中韓FTA生效後兩年內開始追加談判,從追加談判開始將會在兩年內結束談判。也就是説,如果今年FTA生效,中國可能會在2019年開放服務市場。屆時,與老齡化相關的夕陽服務産業,收入提高帶動的旅遊、教育、醫療、美容等服務需求的爆發將大幅拉動中韓服務貿易的增長。而在建築、金融等領域,以及以韓流為基礎的娛樂領域,南韓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攻勢也將更加活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