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湘江和她的民間守護者

  • 發佈時間:2015-06-03 01:31:1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三有約

  文·史衛燕 譚 劍

  發白的頭髮、紐扣扣得緊緊的襯衫,還有隨身攜帶的文件袋,當69歲的王國祥坐在記者面前飽含深情地談起湘江保護時,他更像是一位全心全意守護伴侶的愛人。

  他與湘江的情緣已有11個年頭。2004年,王國祥作為湘潭市人大代表參加市人大會議,聽聞湘江重金屬超標的問題。“我心中一沉,湘江是我們的飲用水源,這可怎麼得了。我原來做農業工作,知道水的重要性,從那時起就開始關注湘江。”王國祥説。

  事實上,湘江不僅是湘潭的飲用水源地,她還是湖南的“母親河”,養育著沿岸4000多萬人。

  為了保護湘江,王國祥聯合王秀蓮、汪孝仁兩位湘潭市人大代表,奔赴長沙等地,自掏腰包請科研機構對湘江湘潭段的土壤、水質、農産品、水産品等進行全面檢查。手拿證據多次呼籲後,問題逐步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並著手解決。

  “通過這件事情,我深切地感覺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政府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母親河’的保護需要多一些眼睛,需要全社會的力量。”王國祥説,他的想法得到湘潭市20多位人大代表的支援,湘潭環保協會在2007年成立了,湘江流域有了第一個環境保護民間組織。

  機構剛成立時捉襟見肘,協會成員想辦法湊了4000元,購買了一條衝鋒舟,對湘江湘潭段的所有排污口進行GPS定位,再將70多位志願者分成小組,24小時分兵把守。

  一開始,許多企業對環保志願者避而遠之,態度傲慢。湘潭市一家大型工業企業污染嚴重,但是仗著自己實力雄厚,對政府部門管理、志願者投訴、媒體曝光都置之不理。在當地評選優秀企業家時,環保志願者以自己的調查為基礎實名舉報企業污染“五宗罪”,對其資格進行質疑,最後該企業負責人不得不低頭,承諾改善企業環境問題。

  2013年,以其為湘江保護作出的特殊貢獻,“湘江守望者”群體獲得司法部頒發的“年度法治人物”稱號。

  除了隊伍的不斷壯大,環保志願者在不斷的歷練中,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上也日趨成熟。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環境保護注入點滴力量,用微網志、微信等新媒體引發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湘江守望者”“湖南候鳥守護者行動網路”“湖南重金屬污染防治調查”“零蛇行動”“垃圾減量行動”“護豚行動”等公益項目颳起陣陣“環保旋風”。“此外,許多志願者從原來的‘憤青’狀態進入了理性、建設性的狀態,學會用法治的方法進行有效監督,維護環境健康。”環保組織“綠色瀟湘”研究總監孫成告訴記者。

  在湖南,環保志願者成為政府部門和生産企業的座上賓,社會力量與政府力量、企業力量的良性互動成為湘江保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5年年初,湖南省環保廳、湖南省人大環資委先後邀請省內環保組織進行座談,認真聽取民間組織對環保工作的建議,許多問題甚至當場要求相關部門解決。“湖南環保公益組織的發展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為推動湖南環保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湖南省環保廳廳長劉堯臣表示,環保組織和環保部門是一家人,目標都是關注並推動環保工作。

  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何建軍説,“做環保的目的不是讓自己成為傳奇,而是通過越來越多人的加入,共同保護我們的綠水青山。”(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