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湘江新區“順風順水”

  • 發佈時間:2015-04-28 00:31:2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25日,中國政府門戶網站發佈消息,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湖南湘江新區。

  據悉,新設立湖南湘江新區,成為全國第12個、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也是今年獲批的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根據《批復》內容,湖南湘江新區位於湘江西岸,包括長沙市岳麓區、望城區和寧鄉縣部分區域,面積490平方公里,覆蓋長沙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國家級園區,面積490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85萬人,地區生産總值970億元,財政總收入167億元,工業增加值2110億元。

  《批復》稱,湖南湘江新區的設立,是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帶動湖南省乃至長江中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發揮更大作用。

  湘江新區“順風順水”

  2014年6月9日,經湖南省委研究同意、湖南省政府批復,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正式更名為湘江新區,規劃範圍包括岳麓區全境以及望城區、寧鄉縣部分區域,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同日,湖南省政府將《湖南湘江新區規劃建設總體方案》及一組涉及國土、環保等附件,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

  報告上報3個多月後,省政府沒有得到任何回復。但有領導發現,9月底國務院出臺的《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有一句“提升湘江新區城市發展水準”的字樣。業內專家表示,這一描述,被視為湘江新區能夠獲批的“信號”。

  其實,湘江新區獲批更重要的是,大河西先導區在兩型社會、新城建設、産業發展等方面較好地發揮了先導示範作用。地區生産總值從2009年的911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979億元,約佔全省的1/10,相比國家級新區僅次於上海浦東和天津濱海新區,建設湘江新區是順水順風的事情。

  可以比較的是,長沙市的主城區經過20年迅猛發展,發展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尤其是京珠高速公路、武廣高鐵、京廣鐵路三大交通要道,把東城人為隔離,阻礙了城市繼續向東的空間便利性,向北,受限于山地地形,難以發展規模工業和大型城市建設,向南,長株潭融城是重要戰略。但如果繼續往南發展,必然會造成區域發展不平衡,南北越來越長,東西越來越窄。

  相關數據顯示,長沙市的河東建成城區以48.19%的土地集中了72%的人口和74%的就業崗位,城市中心的承載力早已難堪負荷。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長沙沿江建設、重心向西的戰略應運而生。其實,這種城市升級的模式其實早有先例可循:上世紀90年代初,廣州大量資本支援天河區的發展,僅10餘年,天河區就成為全廣州最繁華、最有影響力的商業中心和CBD商務中心;上海浦東在10年內就成為中國的經濟名片和世界金融中心。

  湖南經濟新引擎

  城市要發展,於是大量投資建設,吸引大量的人口進入,造成經濟、商務、金融、工作過於集中,從而給城市帶來巨大負擔,不管是北京、紐約都逃不過“城市病”的困擾。而採取解決方式無一例外的相同:發展城市次中心,打造多核城市群,把過度集中的資源分散到周邊區域。

  此前,長沙作為內陸城市也是這樣“病得不輕”。

  很快,省政府“對症下藥”出臺了“治病”方案。根據省政府對湘江新區整體規劃,這裡的戰略定位為“三區一高地”。即高端製造研發轉化基地和創新創意産業聚集區:充分發揮新區內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和國家級園區的科技資源優勢,推動創新創意和資本緊密結合,推動産業承接和轉型升級,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形成全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和中部地區創新創意發展新高地。

  根據批復,湘江新區發展有六大任務:首先就是探索創新驅動發展路徑;其次是構建現代高端産業體系;第三是培育文化産業高地;第四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第五是創建新型城鎮化示範區;最後是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

  有專家分析,湘江新區有著天然的經濟引擎基礎。湖南湘江新區建設具有堅實基礎。這裡是長江橫軸和京廣縱軸的結合點,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核心區域。新區現有兩院院士40余名、大中專院校30多所,擁有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等120余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是國家重要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中南地區科技創新中心。

  這裡擁有長沙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國家級園區,形成了裝備製造、電子資訊、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醫藥、食品加工等優勢産業集群。新區是長株潭城市群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先導區。新區內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全部關停並轉,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污水處理率達到100%。

  事實證明,河西市府片區、梅溪湖、洋湖垸、濱江新城、望城區濱水新城正成為一個個新的開發熱點。長沙向西,不僅擁有前瞻的城市規劃、良好的生態環境、通暢的交通條件,更有廣闊的發展用地。向西,是城市發展格局演化的必然選擇;向西,城市發展的下一個核心增長極就在這裡。

  資本成就新興“增長極”

  2008年正式掛牌成立的長沙大河西先導區,6年來先後投資5700多億元建設道路交通、市政配套、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産業投資等項目1700多個,新增城市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構築了“一江兩岸、東提西拓”的長沙城市新格局;探索實施了環境保護、土地管理、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的改革路徑,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區;引進建設高端現代服務業項目50多個、創新型企業3000多家,去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979億元,佔全市的30%左右、全省的8%,成為名副其實的湖南經濟新增長極。數據顯示,依託長沙先導區組建跨行政區的湘江新區,地區生産總值從2009年的911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979億元,約佔全省GDP的1/10,成為湖南省的一個重要增長極。

  建設湖南湘江新區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加快湘江新區建設,有利於構建産業承接和要素集聚新平臺,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環境;有利於打造中部地區崛起新增長極,引領和帶動湖南乃至長江中游地區更好更快發展。

  隨著道路交通、市政配套、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産業聚集等各項投資一路向西高歌猛進,一些看得見的變化正在湘江新區發生:工業向西、物流向西、鋼貿向西、平臺向西、商機向西……

  沿319國道長達100余公里的軸線,大長沙産業發展軸,勾勒出長沙工業的黃金走廊。由東向西,沿著這條工業經濟的風景線,跨過湘江服務功能軸,與京港澳高速西線(長株潭南北工業軸)交匯形成河西軸心“十字架”。該區密集佈局長沙高新區、望城經開區、寧鄉經開區等園區,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強勢匯聚,高達5500億的工業經濟産值,長沙經濟下一個核心增長極實至名歸。

  長沙市城鄉規劃局專家表示,長沙正升級為國家級樞紐城市,大河西綜合交通樞紐中心、金橋站鐵路樞紐中心、京港澳高速西線等交通節點及動脈,確立了河西通達全國的省級交通戰略地位,形成了全國罕有的“公鐵水”立體交通網路,為物流業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從建立城市格局來看,湘江新區新增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萬,拉開了400平方公里新城框架,形成了200萬城市人口的承載能力。湘江新區,正在為湖南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不過,當地有不少市民擔憂的是,此前長沙市的“兩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試驗區和先導區最終都夾雜了聲勢浩大、曠日持久的圈地和賣地運動,曾讓居民指責為,“名為兩型,實為在圈地”。也有人士分析,湘江新區從級別和架構上來看應該是高於之前的“先導區”,應該是由湖南省層面來整體管理和佈局,因此可能不會再走此前長沙的老路。

  “未來20年,必須是大河西的主場。”在資深地産人宋先生的眼中,隨著城市向西發展,産業集聚效應正變得日益明顯。以望城高星板塊為例,雲集了近3個大型市場,目前以4600畝的湖南高星物流園建設最快,其他市場相繼跟進,高星板塊即將迎來一個嶄新的市場群時代。

  “這只是城市衍進的一個縮影。毫無疑問,一個屬於長沙河西的商業時代,同樣到來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