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穩住“米袋子” 豐富“菜籃子”

  • 發佈時間:2015-06-02 06:34:41  來源:南昌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楊閒冬 記者 吳思勇

  記者從市農業局了解到,按照“穩定糧油、規範畜禽、提升水産、擴大經作”的工作思路,我市啟動實施了種植業産業結構調整工作,在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40萬畝左右、總産43億斤以上的基礎上,有序調減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蔬菜及其他高效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

  2014年,我市糧食生産在播種面積比2013年調減5.97萬畝的情況下,以畝産446.19公斤、同比增長0.65%的增幅實現糧食總産244.97萬噸,成就了糧食生産歷史上的首個“十一連豐”,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14.21%,繼續在全國35個大中型城市保持前列。與此同時,去年我市蔬菜播種面積達63.42萬畝,同比增長2.4%,菜糧種植面積比由2010年的1:11提高到了1:8,全年蔬菜總産達127.83萬噸,同比增長3.3%;蔬菜每人平均佔用量達242.6公斤,在全國35個大中型城市中的排名在兩年裏前移了4位。“米袋子”穩住了,“菜籃子”裏的本地菜多了,農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據統計,去年我市菜農實現每人平均增收超2000元,佔增收總額的80%。

  “調整種植業生産佈局、保障糧經作物均衡發展”,“優化種植業産品結構、推動種植業提質增效”……日前,我市制定下發了《2015年南昌市種植業工作要點》,明確提出今年我市將繼續加大種植業産業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快推動全市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步伐,做強現代農業,助力農民增收。

  據了解,今年我市將緊緊圍繞“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的工作主線,在穩定糧油綜合産能的前提下,擴大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結構佈局。我市鼓勵在雙季稻區推行集中連片和適度規模經營、在一季稻區推廣“一季稻+再生稻+雙低油菜”的“新三熟制”種植模式。

  2014年,我市在安義縣成功試點“一季稻+再生稻+雙低油菜”的“新三熟制”種植模式基礎上,在全市5個縣區的一季稻區開展了“新三熟制”種植模式試點,以此作為調整種植業生産結構、提升糧油産業化水準、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在“一季稻+再生稻+雙低油菜”“新三熟制”模式中,農民種一季水稻可以獲得兩季收成,勞動強度小了、投入成本少了,可糧食總産與雙季稻相當,再生稻市場售價是普通水稻的3倍以上,因而農民獲得的收入大大增加。

  江西省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去年開展了3000畝“新三熟制”模式種植,畝均利潤比傳統的種植方式高出500元。該公司經理寧江告訴記者,“一季稻+再生稻+雙低油菜”“新三熟制”模式是公司今後的增産方向,今年該公司已經把“新三熟制”種植面積擴大到了6000畝。南昌縣幽蘭鎮種糧大戶萬順去年在100畝一季稻上“+”進了再生稻和油菜,實現畝均增收1024元,今年他將所有一季稻田全部用於開展“新三熟制”種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