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指逼近5000點 30多家險企最高210萬元年薪“搶”投資負責人

  • 發佈時間:2015-05-28 07: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滬指逼近5000點

  30多家險企最高210萬元年薪“搶”投資負責人

  ■本報見習記者 蘇向杲

  昨日,滬指報收4941.71點,有人説5000點整數關口就是一層窗戶紙了。隨著股指的持續走高,險企不僅加大了權益類投資的比例,也開始在投資屆“廣撒網”,挖角權益類投資人才。

  各險企官網及各大招聘網站發現,5月份以來,有33家保險公司實名發佈了招聘權益類投資人才的招聘啟事,此外,也有不少保險公司發佈了對同樣人才的匿名招聘資訊。

  這些招聘資訊來多來自中小險企,崗位範圍包括普通投資經理、研究員、投資負責人;崗位門檻多要求具有豐富的權益類投資經驗,並在保險業或其他金融業有至少5年的從業經歷;開出的薪酬從年薪30萬元到210萬元不等。

  權益類投資人才吃香

  近期,某保險公司資産管理公司副總裁的招聘啟事引起了業界的關注。招聘資訊顯示,該崗位主要分管股權投資,應聘者現在職位應為保險資管公司股權投資負責人或者私募基金公司股權投資負責人,基本年薪為150萬元-210萬元。

  薪酬向來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210萬元的年薪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

  年報資訊顯示,國內壽險龍頭中國人壽財務總監楊徵2014年的稅前年薪為71.18萬元,中國太保副總裁、財務總監潘艷紅稅前年薪為150.6萬元,新華保險副總裁、首席財務官的陳國鋼稅前年薪為442萬元。由此可見,作為一家保險公司分管股權投資的負責人,210萬元的稅前年薪雖不是最高,但也並不算低。

  有權益類人才需求的保險公司不僅上述一家,《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保險公司的官網及各大招聘網站發現,近期有超過100條權益類投資人才的招聘資訊,涉及保險公司超過33家,其中既有財險公司,也有壽險公司。

  從招聘門檻來看,多數險企明確要求,權益類投資相關人才至少具有5年到10年的投資經驗,有保險資管或私募、基金、證券等專業投資公司的高管從業經歷。事實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副總裁謝娜今年跳槽至上海人壽保險公司擔任專業責任人,其此前曾擔任其投資副總監兼資産管理中心股權投資部總經理。

  在保險公司“大肆”招聘權益類投資人才的同時,部分新成立險企也迅速確定權益類投資負責人。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保監會核準了4家保險公司的財務、投資方面的負責人。

  而在4月份,先後有眾安保險與珠江人壽確定了權益投資負責人。4月28日,珠江人壽確定公司總經理胡國萍為股權、股票、不動産、信託和無擔保債券投資的行政責任人;4月24日,眾安保險備案投資能力、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查詢信託産品)風險責任人方面,總經理陳勁擔任行政責任人,而資産管理部負責人胡曉彤擔任專業責任人。

  權益類投資佔比提升

  如果將保險業在逐步提升險資權益類投資佔比作為提前的話,險企大肆招聘權益類投資人才的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1-4月,銀行存款25435.04億元,佔比25.33%;債券35518.1億元,佔比35.38%;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4591.03億元,佔比14.54%;其他投資24856.34億元,佔比24.75%。

  從投資結構比例來看,銀行存款佔比下滑幅度較大。根據保監會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存款26385.7億元,佔比26.67%,較4月底下降1.34個百分點,且所佔比例已接近佔比最小的“其他投資”。債券投資規模也在持續呈現小幅下滑態勢,其已經連續13個月保持在3.5萬億元的規模,佔比仍為35%左右,較3月末的35.85%環比下降0.47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等權益類投資佔比的持續攀升則較為明顯。4月末,權益類投資佔比較3月末的13.2%增加1.34個百分點。保監會稱,由於資本市場向好,保險公司及時調整資金配置策略,權益類投資比重有所上升,投資收益也大幅增加。

  值得一提是,在股市走牛的大背景下,險資入市比例實現連續增長。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我國保險資金運用餘額首次突破10萬億元,達到100400.51億元,較年初增長7.59%。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于上週六公開表示,市場化改革兩年半多的成效非常明顯,去年險資投資收益率是五年來最高,利潤同比增長106%。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