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

  • 發佈時間:2015-05-28 06:21: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複雜多變、紛繁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的繁重任務,我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從近期主要經濟指標看,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社會融資規模同比下降。去年以來,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金融財政改革措施,在管理地方政府債務、銀行存款保險、影子銀行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規範了各類融資行為,有利於實現不爆發系統性風險的目標,不過也對社會融資行為産生了壓力。同時,央行已進行了多次降準和降息,有效地刺激了銀行貸款的增加,股票市場的發展也對社會融資産生了積極作用,但債券市場和信託市場等方面出現了明顯的收縮,使得社會融資規模受到影響,從而對經濟發展産生較大壓力。

  二是工業企業缺乏增長活力。由於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企業融資成本較高,同業競爭加劇,使得工業企業的獲利空間進一步縮減,特別是在國際和國內需求衝擊的影響下,有些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生存壓力。同時,我國正在主動調整産業結構,對不利於生態環境的産業進行了限制,壓縮了部分行業的過剩産能。以上因素都對工業産值增長産生了不利影響,但我們應區別看待其中的發展壓力和主動調整,促進工業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通貨緊縮預期加劇了需求衝擊。從國際市場來看,原材料和初級産品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下降;從國內市場來看,由於企業産能過剩、消費者需求增速放緩,使得産成品的價格也出現了下降。國際和國內市場産品價格下降增強了人們對未來通貨緊縮的預期,而通貨緊縮預期加強又會進一步刺激需求增長放緩,從而形成反覆強化的需求衝擊,對經濟增長産生重要影響。

  近年來,我國在保持宏觀基本政策不變的同時,實行了區間調控和定向調控相結合的調控政策。區間調控使得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目前應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從而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實現“定向調控精準發力,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目標。

  一是大力推廣PPP模式,提高投資和運營效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在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吸引社會資本的參與,既能有效緩解短期政府財力不足難題,又能有效地提高這些領域經營效率的提升和公共服務品質的改善。當前,應細化相關政策措施,破解PPP模式在推廣運用中的各類難題,規範PPP項目操作流程,加大項目透明和公開程度,強化監督機制。

  二是加快深化財稅改革,以改革創新為增長添活力,促進企業發展。從目前情況來看,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面臨較大的獲利壓力,減稅措施有利於企業發展、增加就業,也有利於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應該注意的是,減稅措施要與稅制改革相結合,例如,“營改增”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減稅效果,而且隨著“營改增”的推進會進一步擴大減稅效果,同時可以發揮調整産業結構的作用。對於需要支援的行業和區域,應該給予相應的稅收政策,對於該限制或淘汰的企業,也要實施相應的稅收壓力。

  三是推動新興産業的發展,擴大國際和國內市場需求。積極推動“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發展戰略,催生更多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和新經濟成分,實現現有産業的轉型升級,提高産品品質和效用,創造新的消費需求,擴大國際和國內市場中國産品的佔有率。同時,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等戰略的實施,加強國際合作,讓更多中國企業和中國産品走出國門,打開海外投資和消費市場的大門。推動現有産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興産業的發展,既可以創造新的需求,緩解目前需求不足的衝擊,也可以解決某些方面供給不足的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