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0年耕耘,民航“飛”出加速度

  • 發佈時間:2015-05-28 06:21: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民航局剛剛發佈的《2014年全國民航航班運作效率報告》顯示,在空中和地面保障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國年度航班量近10年保持持續增長。其中,起降架次持續攀升,年均增一成;燃油成本逐年下降,二氧化碳排放不斷降低;部分繁忙航段的日均流量已超過歐美等民航發達國家

  5月26日,民航局在發佈的《2014年全國民航航班運作效率報告》中詳細分析了我國民航航班運作情況。數據顯示,我國航班運作效率在過去10年有了較大提升,與歐美等民航發達國家的距離正不斷縮小。同時,航班正常率近年來持續下滑,受到公眾關注的航班延誤問題仍有待解決。

  起降架次持續攀升

  年均增一成

  在空中和地面保障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國年度航班量近10年保持持續增長。

  數據顯示,我國航班起降架次由2006年的340萬架次增至2014年的750萬架次,增長了130%,年均增長達10.8%。其中,2009年增幅最大,達到14.09%。2014年,國內城市對之間的航班飛行距離主要集中在400至1800公里範圍內,佔全年航班量的82%左右;日均航班量均超過10000班以上,其中航班量大的時段主要分佈在暑運、春運期間;日常每天7:00至22:00的15個小時為繁忙時段。

  燃油成本逐年下降

  單位公里降一元

  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民航航班使用臨時航線“截彎取直”取得顯著成效,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自2011年以來,平均單位航班小時的燃油成本呈逐年下降趨勢。相比2013年,2014年民航航班空中總飛行時間與總燃油消耗都有所增長,但是單位航班小時燃油成本和單位公里燃油成本有所降低,分別減少了約196元和1.01元。

  此外,伴隨我國航班量的上升,長期困擾民航發展的航班延誤問題依然存在。數據顯示,2006至2014年全國航班量持續快速增長,9年間增長了130%,年均增長達10.8%,但是航班正常率也呈下滑趨勢,2009年之前正常率都在80%以上,2010年開始持續下降,2014年下降到了68.37%,年均約下降1.46%。

  報告分析結果顯示,導致航班不正常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氣、公司、其他空域用戶、空管(含流量)、時刻安排、機場、旅客以及公共安全。2014年航班延誤最主要因素是公司、空管和天氣原因,分別達到26.41%、25.33%和24.34%。

  有趣的是,報告對一年中不同月份航班延誤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一年中航班正常率最高的是3月份,最低的是7、8月份。此外,2014年,延誤30分鐘以內的航班數量佔比最大,達36.09%;延誤4小時以上的佔比2.88%;還有約2.76%的不正常航班為取消、返航或備降航班。2014年航班正常率最高的前3位航空公司依次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均高於70%。

  航段繁忙趕超歐美

  長期超負荷運作

  根據報告提供的數據,我國部分繁忙航段的日均流量已超過歐美民航發達國家。

  2014年,我國繁忙航段日均流量超過500架次的航段共有13條,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廣州區域,其中最繁忙航段是北京區域內的北京經太原至西安的航段,日均流量已超過1100架次。而2013年,日均流量超過500架次的繁忙航段有12條,最繁忙航段日均流量未超過900架次。據了解,歐美最繁忙航段日均流量一般不超過400架次,否則將立即新辟平行航段或者採取空中分流措施。

  同時,根據統計,我國最繁忙的五大機場為北京首都、上海浦東、上海虹橋、廣州白雲、深圳寶安。在每天15個小時繁忙時段內,北京、上海虹橋、廣州、深圳、成都和重慶機場的平均小時起降架次都超過了民航局公佈的小時容量,機場和空管保障單位每天都長時間處於超負荷運作狀態。

  另據統計,2014年,航班量增長最快的是新疆地區,達16%以上;東北和西北地區次之,達到12%以上;華北、華東和中南地區航班量幾乎已達飽和,增幅較為平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