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裡的西瓜為何賣價高三倍?

  • 發佈時間:2015-05-28 02:37:23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閱讀提示

  日前,高青縣田鎮街道段家村大棚西瓜大量上市。5月10日,這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西瓜節。西瓜節是村裏能人段逢軍聯合村民們自發辦的,有“最大西瓜”、“最甜西瓜”比賽和“趣味西瓜運動會”等活動。

  段家村種植西瓜已有20多年的歷史,是高青縣第一家大棚西瓜種植基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土壤條件和豐富的種植經驗,形成了段家西瓜細甜脆爽、汁多、可口的特色。全村110余戶,長期種西瓜的就有70余戶,西瓜基地面積達到300余畝。目前,西瓜種植逐漸走上産業化道路,展示了“一村一品”的生態農業風采。

  □ 本報記者 程芃芃 馬景陽

  本報通訊員 耿夢琪 阮 超

  特色種植保障品質

  高青縣田鎮街道段家村的段逢軍今年42歲,1996年開始種西瓜。5月12日,記者來到他的西瓜大棚,大棚裏的西瓜熟了,他笑著説:“咱這瓜,澆的是黃河水,施的是有機肥,品質特別好”。他的西瓜平均3元一斤,是普通西瓜的3倍左右。

  為何能賣這麼高的價?除了當地的土質、水質好之外,還得益於段逢軍的特色種植,即喝牛奶、蜂授粉、刻字賣三個“秘訣”。

  隨後,段逢軍指著一處奶牛養殖場告訴記者:“瞧,這就是我們種西瓜的秘訣之一,給西瓜‘喝’牛奶。”他把奶牛養殖和西瓜種植結合起來,從西瓜秧苗期就開始用牛奶澆灌,在西瓜的生長過程中,可以讓牛奶的有益成分被西瓜充分吸收,直至成熟。同時,每天還將牛奶和水倒入噴灌設備中,對西瓜葉面進行噴灑,確保西瓜充分吸收牛奶養分。“喝了”牛奶的西瓜格外甜,經檢測能達到12個糖分。

  第二個秘訣是蜜蜂授粉。段逢軍説:“以往西瓜授粉是人工輔助授粉,不但花費時間、精力,坐果效果還不能保證。”從前年開始,他在西瓜花期都會讓蜜蜂前來幫忙。相比人工授粉,蜜蜂授粉更加均勻,坐果更加整齊,果型更加圓正。由蜜蜂自然授粉培育出來的西瓜,不但味道爽口香甜,而且無公害。

  主打文化牌是西瓜走向市場的又一法寶。“中國夢”、“生日快樂”、“萬事如意……”在段逢軍的瓜地裏,不少西瓜上刻了諸如此類的字。這是一種禮品瓜,種植過程中,由顧客自己選定,在瓜皮上刻上自己喜歡的字,成熟後可由顧客親自採摘,也可由瓜農採摘,送瓜到府。顧客一傳十、十傳百,現在,不光縣內有來訂購,張店、濱州、鄒平等外地顧客也慕名前來。

  專業合作社增加效益

  過去,高青農民種西瓜都採用傳統的露天種植模式。2002年,段家村被評為淄博市“西瓜生産專業村”,但依舊延續傳統種植、傳統銷售,效益不高。2010年,段逢軍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對農業經濟有了新了解。

  2011年,在段逢軍的帶領下,高青縣逢軍西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這是在西瓜生産專業村的基礎上成立的農民合作組織,佔地320畝,主要採用大棚種植。目前擁有社員40人,都是本村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大棚。

  合作社致力於優質西瓜生産,實施“五統”、“一測”、“一卡”的管理模式,即統一種苗、統一農資、統一技術規程、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産品採摘後,先委託品質檢測部門對産品進行品質檢測,達標後再將合格産品投進市場,並在配送環節放置品質跟蹤監督卡,對産品實施品質跟蹤服務。眾人拾柴火焰高,合作社的成立讓社員的收入大大增加。

  去年,段逢軍的西瓜銷售額達到120萬元,純收入60萬元,今年預計能達到160萬元。不但他自己,還帶動全社共同致富。今年51歲的段恒軍,1996年開始種西瓜,現在有3個大棚,種了6畝瓜。沒入社前,他的西瓜賣到天津是1.7元每斤,現在,借助組織的力量,賣價翻番。“以前一個棚賣的超不過1.5萬元,現在一個棚能賣出3.5萬元—4.5萬元。”他説。

  “西瓜不愁賣,就是量跟不上。”段逢軍表示,他們打算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合作社計劃再流轉200畝地,目前已向鎮農委彙報。此外,他們還將實施“無土栽培”、“滴水灌溉”、“吊蔓西瓜”等技術,借助土地流轉,將這些技術應用於所有的大棚。

  去年4月,高青縣成立“綠色農産品先行示範區”。縣農委、鎮農委以點帶面進行推進,將段家西瓜樹立成了一個典型。時下,該村的傳統農民正逐漸向現代農民過渡,變成真正的職業農民,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品牌建設廣開銷路

  西瓜節上,村民、遊客、前來洽談業務的商戶爭相免費品嘗。專門從中心城區趕來的劉女士説:“聽説段家村有西瓜節,一直想來看看,跟以前吃的西瓜相比,確實甘甜爽口,很好吃。”

  今年西瓜節,吸引遊客1000人左右,接到的最大訂單2萬元。段逢軍説,西瓜節要一直搞下去,繼續與旅行社合作,帶遊客來旅遊、參觀、採摘。並通過技術引進,搞成真正的現代農業。

  田端華博士現任山東現代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他這次也專程趕來為瓜農們支招:“我來進行技術指導。當産品品質有保證、品牌打響時,市場也就打開了。”早在2013年,段逢軍參加“新型農民創業培訓班”時,就意識到了品牌建設的重要性。

  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段家村的西瓜在市場上打出了名堂。合作社本著打品牌、保特色的原則,積極發展壯大西瓜産業。2013年,註冊“段哥”牌西瓜商標。每逢西瓜上市時節,北京、天津、東營等外地客商排隊來拉,平均一天外銷3萬斤。除了批發,這裡的西瓜還直銷,銷往臨近地區,例如淄博市內各區縣。

  逢軍合作社還與張店世紀花園、將軍花園、麗景苑等大型社區建立起聯繫,通過品質鑒定獲取了在社區開設直營店的資格。通過直銷,讓市民吃到真正的段家西瓜。

  段家西瓜只是一個縮影,高青縣是農業部首批命名的“中國西瓜之鄉”。“高青西瓜不是哄抬價格,而是真材實料,品牌建設、誠信經營是制勝法寶。”高青縣蔬菜局副局長李希紅表示。近年來,該縣正積極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已形成多個西瓜種植專業村,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