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謠言説“不”——聽業界“會診”網路食品謠言
- 發佈時間:2015-05-27 20:29: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乳飲料含肉毒桿菌”、“火腿腸含亞硝酸鹽”、“草莓含有致癌農藥”……在網際網路與新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網路食品謠言也在不斷滋生,既給消費者造成困擾,也給社會帶來巨大損失。
如何打擊食品謠言,凈化網路環境,營造健康的食品安全網路氛圍?日前,在由新華網主辦的“2015凈化網路安全 打擊食品謠言”研討會上,來自政府、行業和企業的相關專家圍繞謠言的來源、所造成的危害,應如何辨別與應對網路食品謠言等議題展開討論,共同探討防範和打擊網路謠言的有效途徑和辦法。
謠言讓企業“苦不堪言”
2015年還未過半,康師傅、娃哈哈、雙匯、可口可樂等眾多知名食品企業遭遇到大規模網路謠言的攻擊。
“許多關於食品安全的不實資訊給企業聲譽和生産經營帶來巨大傷害,不僅中傷了中國食品行業的信譽,也嚴重擾亂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秩序。”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室副總經理賈先德説。
今年5月初,微信平臺上突然大量流傳詆毀康師傅的謠言,短短幾天,在微信公眾號傳播600余次,閱讀量達140萬次,造成惡劣的影響。
對謠言的危害,娃哈哈集團黨委副書記、市場部部長李鳳媛也感同身受。截至今年5月19日,娃哈哈已經收到39個市場反饋各銷售區域受到各種形式的線上和線下謠言攻擊,涉及公司幾大支柱産品,公司的正常生産秩序受到嚴重干擾。
“集各方之力打擊網路謠言已刻不容緩。”李鳳媛説。
勤修內功,勇於維權
從事一線生産經營的食品企業,是千家萬戶“餐桌安全”的源頭。讓謠言無所遁形,首要的是“打鐵還需自身硬”。
賈先德表示,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食品企業更要落實食品安全的主體社會責任。“一方面是勤修內功,嚴格遵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開展生産經營活動;一方面是積極配合政府和行業組織推動食品安全知識的科普教育,幫助廣大消費者提高食品安全的認知能力,提升全社會的食品安全科學素養。”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秘書長劉昊宇認為,謠言的氾濫,有一部分與企業自身也有關係。部分企業熱衷於宣傳産品絕對不含添加劑、防腐劑,就會誤導消費者形成“添加劑、防腐劑就等於有害健康”的觀念,這也是企業應該認真反思的問題。
與此同時,賈先德表示,面對謠言,企業也要勇於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多管齊下,重拳整治
“食品安全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宣傳司副司長申敬旺表示,目前我國食品藥品産業體量巨大,安全管理水準正在提升,但仍然相對薄弱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仍存在。這就需要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提升食品安全的治理能力,推動形成尚德、守法的社會共治格局。
中央網信辦網路社會工作局副局長范小偉表示,做好打擊網路食品謠言的工作,一是要廣泛動員,二是要集中清理,三是要加強引導,四是要及時辟謠,五是要嚴厲打擊,六是要健全機制。
“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營造出一個有利於食品行業健康發展、一個能夠讓廣大人民群眾信賴的食品網路環境。”他説。
新華網副總裁汪金福表示,營造乾淨清朗的網路環境,需要媒體踐行社會責任。新華網食品頻道同步推出“食品辟謠”欄目,將不定期請來食品專家,聯合專業檢測機構,對流傳廣泛的謠言進行實驗辟謠,促進整個食品行業健康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