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江南地區朱鹮野外繁殖首獲成功

  • 發佈時間:2015-05-26 05:33:0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20日,浙江省德清縣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的一棵樹下傳來了“唧唧”的脆鳴。一隻破殼而出的小朱鹮探著頭,用它的第一聲鳴叫向眼前的美麗世界作出了“520”表白。這個小生命標誌著中國江南地區朱鹮野外繁殖首獲成功,是我國朱鹮種群擴大的一個重大突破。

  朱鹮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極度瀕危鳥類,它們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30多年前,受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我國朱鹮的數量一度銳減,僅存7隻。國家立即開展拯救保護行動,通過成立朱鹮保護觀察站,設立專門的自然保護區和繁育基地等措施,讓朱鹮數量增加到了2000多只。

  50多年前,德清下渚湖一帶還有朱鹮的蹤跡,但後來再也未見。浙江大學和德清縣2008年聯合在下渚湖實施“朱鹮異地保護暨浙江種群重建項目”。科研人員從陜西引進5對朱鹮,培育到了現在的146隻。去年11月,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將33隻朱鹮從籠舍放飛,來試驗它們是否具備野外生存能力,能否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繁育後代。

  這33隻朱鹮讓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員牽腸挂肚。通過數月密切跟蹤觀察,他們高興地發現,朱鹮們不僅生存了下來,其中幾隻還談起“戀愛”。今年4月初,工作人員發現朱鹮開始輪番臥巢,説明朱鹮已經産蛋,直到“520”,一個小生命“唧唧”誕生。

  浙江大學特聘教授、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護中心主任、朱鹮異地保護暨浙江種群重建項目負責人方盛國説:朱鹮在野外生存很不容易,它對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能夠在野外繁殖孵化則更難。在野外自然環境中,朱鹮在配對、交尾、築巢、産卵、孵化每一個環節都極易出現問題。德清去年放飛33隻朱鹮,只有3對築巢繁殖,到現在為止,只發現一隻雛鳥。

  德清縣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負責人俞建昌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次能野外繁殖成功朱鹮,跟德清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息息相關。據了解,德清通過實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讓全縣劣V類水比例下降了約18%,全縣水環境品質全面改善。他們還推出“五水共治”曝光臺自揭“家醜”,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對垃圾河、黑河、臭河進行曝光,強力監督承擔整治任務的相關部門。

  俞建昌説:“德清人很有愛鳥護鳥意識。因為前期的宣傳教育工作很充分,每戶人家都有愛鳥護鳥方面的宣傳冊。這種愛鳥意識能夠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更主動地去保護生態環境。”

  現在,這只剛誕生的小朱鹮正在工作人員的密切觀察下成長。“野外繁育的會比人工繁育的長得更快。”俞建昌説,等這個小傢夥即將離巢前,工作人員會給它的腳上戴一個特別的腳環,來記錄它的譜係、性別、血型等,還能讓技術人員通過GPS無線跟蹤,隨時監測它們的行蹤。

  “我們每年都會和其他地方的朱鹮繁育單位交換幾對朱鹮,以確保種群優良。”俞建昌説,他們的目標是想讓人們在德清的野外隨處可見這些美麗的鳥兒。當然,這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