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漁業合作見證中塞友誼

  • 發佈時間:2015-05-26 05:32: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毗鄰大西洋的非洲西部國家塞內加爾,與眾多的非洲沿海國家一樣,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漁民們整日辛勤勞作,卻苦於資金和技術限制,收入微薄且不穩定。

  1994年,應塞內加爾政府的邀請,中國水産總公司在塞內加爾設立了代表處,收購當地的非洲海産公司,成立了塞內加爾漁業公司(SENEGAL PECHE S.A)。這一舉措在當年就解決了數百人的就業問題。秉承著中非互利共贏的精神,20年來,中塞雙方密切協作,從最早的幾條小船,發展成為現在塞國漁業加工的龍頭老大。5月19日,中塞記者一行20多人造訪了該公司。

  在達喀爾港十號碼頭,矗立著塞內加爾漁業公司的一座大型加工廠。這座投産于2011年的加工廠是該公司在塞內加爾的三座加工廠之一。目前擁有日加工能力160噸,並建有三間冷庫,冷藏能力4000噸。産品行銷非洲、歐洲、亞洲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樹立了良好的塞內加爾水産品品牌。

  在這個龐大的加工廠裏,從原料的收穫、運輸、清洗、分類、粗加工,再到打包、冷藏、發貨出廠,全部過程實現了流水線生産。加工廠裏的大型冷庫,保證了漁業産品的衛生性和儲藏時間,從根本上改變了當地“只靠現撈現賣,産量一多就無處賣”的尷尬局面,走出了當地漁業“粗放經營”、“刀耕火種”的落後時代。

  據中水産駐塞代表處經理程飛介紹,塞內加爾漁業公司的三大加工廠目前雇傭塞籍員工900人。加工原料全部從當地漁民手中收購,平均每年1.5萬噸,收購金額約50億西非法郎(約合6.21億元人民幣)。以每條漁船每航次平均捕魚1500公斤計算,需要1萬艘/次來完成這個指標。這就為當地創造了將近2300個直接就業崗位,同時創造間接就業崗位上萬個,為長期“靠海吃飯”的當地漁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此外,公司的管理崗位也基本實現了本地化,中塞兩國員工團結協作,互幫互助,使得塞內加爾漁業公司不斷實現著業務與聲譽的“雙增長”。

  多年以來,塞內加爾漁業視企業責任、企業信譽為生命,模範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社會風俗。最近10年,公司累計向塞政府繳納各種稅費42億西非法郎,成為當地的納稅大戶。公司因此先後多次獲得塞政府頒發的“國家品質奧斯卡獎”和“全國十佳出口明星企業”等榮譽稱號,也吸引了馬利、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等周邊鄰國政要先後到廠參觀訪問。

  談到兩國漁業合作的未來,程飛表示,該公司將繼續秉持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致力於加強與塞當地漁民合作,未來計劃在聖路易、卡薩芒斯等塞國重要漁港新建漁産品加工廠,幫助當地漁民擴大産品銷路,吸收就業,實現當地漁業加工的現代化,促進塞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