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洽會國際化步伐加快 催熱新絲路建設

  • 發佈時間:2015-05-25 16: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喬宇

  正在西安舉行的第十九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國際化程度與規格均高於往屆,共有來自9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名境外政要和嘉賓參會。

  本屆西洽會以“共建絲路合作平臺,推進區域開放發展”為主題,首次邀請吉爾吉斯斯坦、泰國、喬治亞擔任主賓國,海內外400余名政要客商出席了西洽會暨絲博會和“一帶一路”地方領導人對話會開幕式。

  同時,“絲綢之路”主題展在2014年邀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基礎上,增加了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邀請,擴大了參展國別。

  西洽會國際化程度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穩步實施,新絲路的崛起成為中國內地尤其是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契機。

  西元前1世紀,西漢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是指張騫在亞洲中、西部地區開闢的以長安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裏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商業通道。張騫藉此成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載入史冊。

  如今,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已從古時的絲綢、瓷器等商品發展為70多個在建合作區項目,預計年産值超過200億美元,可為當地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艾力更·依明巴海在開幕式上表示,2014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貿易值接近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7%左右。2015年一季度就實現了236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額,應將古老的絲綢之路共同建成亞歐區域經濟合作的“黃金路”、“友誼路”。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博覽會吸引了全球超過45個國家的400余家企業參展,其中有23個國家以國家名義設立國家館。記者在現場看到,泰國館、馬來西亞館、土耳其館、哈薩克館、土庫曼館等國家的産品紛紛亮相以“一帶一路”為主旨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産品體驗館。

  根據目前“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沿線有44億人口、26個國家和地區、21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據官方初步估計,未來十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地區的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三分之一左右,中國在“一帶一路”上的總投資有望達到1.6萬億美元。

  有業界人士稱,“一帶一路”沿線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西洽會作為踐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重要展會,為眾多國家政要、客商彼此交流提供了新的平臺。

  吉爾吉斯斯坦“正義黨”領袖捷克申庫洛夫表示,中國人民的智慧讓各國受益,“一帶一路”給全球化提供了新機遇,但每個國家都應重視其間的經濟安全問題,創造良性發展的奇跡。

  陜西省社科院專家石英認為,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未散去,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各國利益要求,“絲綢之路”作為歷史符號在亞歐非的合作發展中有重要意義。

  據悉,27日將舉行海關高層論壇,屆時俄羅斯、蒙古國、希臘、德國和世界海關組織、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上合組織秘書處、東盟秘書處等7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機構將參會,通過區域、雙邊合作會晤和中歐班列海關商界對話等多項活動,倡議建立絲路數據共用平臺、建立沿線國家海關合作機制等。(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