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永遠在路上

  • 發佈時間:2015-05-25 05:45: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陳先富和他的公司——中機鑄材科技(福建)在福建沙縣有很高的知名度。這是因為,陳先富在這個閩北小縣裏創造了國際領先的技術,企業更是成為國內鑄造廢舊砂再生行業的領軍者。

  1972年出生的陳先富,大學畢業後從事過財務、職業經理人等多個職業。2012年11月,陳先富投資400萬元註冊成立聯興公司,打算幹一番事業。

  作為一家新創業的民營企業,怎樣找到既適合自身情況又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發展道路?陳先富發現,沙縣當地的許多翻砂和鑄造企業在生産中淘汰的廢棄砂一直困擾著政府和企業。如果能把這些廢棄砂加以重新利用,豈不是一舉兩得?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先富從校友那裏了解到,國外的“再生砂”技術可以解決廢棄砂再生利用難題。一直關注該領域的陳先富便斥資引進了再生砂生産線開始生産。

  初期試驗的結果並不理想。由於引進的生産線原材料樹脂砂成本高、不環保,廢砂綜合利用率和市場接受度低,陳先富不得不忍痛放棄這條生産線。

  不服輸的陳先富決定以水玻璃砂型鑄造廢砂為原料,邊摸索邊試驗,經過不斷分揀、破碎、濾篩除雜、生物浸泡除雜、脫水烘乾、精選除雜再生等,終於使廢砂綜合利用率從傳統的20%至30%提高到98%。實驗取得了成功!陳先富用周邊企業淘汰的廢棄砂作原料,生産出的再生砂又供給這些企業,成為國內首家專業性水玻璃廢砂迴圈利用的企業,産品更是供不應求。而這套自主研發的再生體系也先後獲得了6項國家專利。

  這項技術給應用企業帶來怎樣的效益?福建三鋼明光機械鑄造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敬章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公司購買一噸新砂需要260元,處理廢棄砂每噸20多元,陳先富的企業不僅免費幫助我們消耗了廢棄砂,他賣給我們的再生砂每噸只要180多元,我們公司滿負荷生産每年需要消耗2萬噸水玻璃砂,這一項就能節約成本200萬元。”

  憑藉無可替代的行業領先優勢,2014年9月,陳先富到上海參加“鑄造未來2020中國”技術研討會,並就這項填補了國內空白的“水玻璃鑄造廢棄舊砂回收利用技術”作經驗交流,引起與會企業的關注和稱道。

  在三明市科技局牽線下,聯興又遇上了伯樂。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分院看中了陳先富的專利並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2013年底,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分院、上海德充符基金公司與聯興公司聯姻,合資成立混合所有制企業——中機鑄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合作方運用各自的資本、技術和市場優勢,迅速在當地形成了一個新興的迴圈經濟産業。

  2014年5月,中國鑄造協會將國內唯一一塊“水玻璃鑄造工藝廢棄砂迴圈利用試點基地”牌匾授給了中機鑄材公司。與此同時,中機鑄材立足三明、布點全國的工作也開始全面啟動。

  説到民營企業的轉型升級,陳先富感慨頗多,“對民營企業來説,膽識和機會能夠讓企業闖出一片‘紅海’,而通過與央企和資本的合作,則能夠讓民營企業走進一片不斷創新、不斷開拓新領域的‘藍海’。因此,我的體會是,創新永無止境,創新永遠在路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