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國想退歐?看看西班牙

  • 發佈時間:2015-05-22 15:31:1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楊舒  責任編輯:羅伯特

  英國保守黨的勝選,令“退歐公投”的舉辦就此坐實,離開還是留在歐盟,在對外放了多年“探空氣球”後,這道選擇題終於真正擺在了英國政府和民眾面前。有消息稱,5月27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將提交退歐議案,未來卡梅倫還計劃將英國是否退歐的公投提前至2016年舉行。

  一直以來,談及退歐的理由,英國政府總是“委屈”很多;同時,苦口婆心勸英國留在歐盟的理由也不少。究竟英國是否應該退出歐盟,其實不妨先看看歐元區政策加持下西班牙近來的增長。

  QE提攜西班牙一季度增長趕超

  2015年開年第一季度,西班牙迎來“開門紅”,季度增長率超越英國,成為增長率可與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經濟復蘇勢頭風景獨好的英國的又一“勁敵”。

  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西班牙經濟增長0.9%,是英國同期增長率的3倍,而與2014年一季度相比,西班牙經濟增長為2.6%,同樣超過英國同期2.4%的增長率。

  當然,坐實歐盟增長明星寶座,西班牙自身有效的結構改革功不可沒。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研究部副主任姚鈴也表示,西班牙經濟如今的“亮眼”表現,歐元區的政策加持也同樣重要,尤其是歐版量化寬鬆(QE),更助力西班牙一舉登上歐盟增長明星的寶座。

  資料顯示,從2012年12月起,歐洲穩定機制(ESM)累計向西班牙政府提供總額達413億歐元的經濟援助,幫助該國銀行業順利完成了資産重組

  至於年初推出的QE,姚鈴強調,西班牙這樣的歐元區邊緣國家更是主要受益者,西班牙的商業銀行因此更容易獲得了融資進行信貸擴張。

  另外,還有分析稱,QE購債按各國在歐洲央行資本比例購買的規則,提高了西班牙國內銀行業持有存量債券估值和風險偏好,達到刺激放貸或購買風險資産的良性結果。且西班牙國債收益率在QE實行後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而房産抵押貸款利率基於國債收益率向下浮動,西班牙房産投資市場就此得到了有效的刺激。

  弊大於利英國拿經濟置氣不值

  再看缺乏加持被趕超的英國。

  姚鈴直言,QE對其經濟提振作用不大,再加上沒有歐元區的強力督促,英國金融業改革力度有限,最終導致歐洲績優生英國經濟成長率交出3年來最低的成績單,拿到增長率只有“歐豬”西班牙三分之一的結果。

  儘管客觀來講,姚鈴表示,非歐元區成員的身份,也保證英國沒有過多受到債務危機的影響,算是利弊互見,不過要在游離歐元區後,還要進一步游離歐盟之外的話,卻絕對是弊大於利。雖然歐洲範圍內英國經濟體量不小,但歐盟這課大樹仍是其乘涼的好地方。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王朔就指出,金融服務業是英國的重要産業,多年來其之所以能穩居金融中心地位,就因為其具有政治親美、經濟聯歐這個關鍵性的樞紐地位,這樣在歐美這兩大市場的金融交易都可以放心地從倫敦經手交易。如果英國脫離歐盟,少了背後歐洲一體化市場的支援,英國很難再維持倫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失去的還有歐盟作為統一經濟體對外交往帶來的貿易便利。

  目前,德意志銀行和匯豐銀行都已透露口風,稱一旦英國退歐,其可能會將總部搬離英國本土。

  一些在英的外資巨頭也表示英國退歐百害而無一利。殼牌CEO范伯登就稱:“我們支援英國留在歐盟的主要理由是,它提供了在投資上的更大穩定性和確定性。作為一家深耕于英吉利海峽兩岸的跨國企業,我們相信只有和歐洲保持密切關係才最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英國工業聯合會(CBI)的一份報告則指出,歐盟成員國身份每年將給英國帶來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4%~5%的經濟利益,即620億~780億英鎊。

  相比經濟上的巨大損失,英國退歐的理由似乎顯得“不值一提”。王朔認為,英國選擇退歐是因為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特立獨行”的英國正面臨被邊緣化的現實,債務危機期間尤為明顯。德國顯然是歐盟政策制定的首要決策者,英國卻沒有絲毫話語權,儘管這樣的結果是因為體量決定的,但對於老牌帝國而言還是很難接受。

  姚鈴則表示,英國退歐是擔憂歐盟成員國公民的自由流動,因此造成大量移民涌入英國,引發了民眾的不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