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平價洋貨,家門口就能“海淘”

  • 發佈時間:2015-05-22 07:35:5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網際網路+”給我國經濟轉型、社會生活帶來全新希冀的時候,站在世界經濟合作風口上的進出口貿易,又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作為國家級進口平臺,正在昆山舉行的2015中國(昆山)品牌産品進口交易會,把焦點對準了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子商務,不僅在消費類電子展區專設電子商務展示區,匯聚京東、唯品會等多家著名電商,5月21日還舉辦跨境電商與區域轉型高峰論壇,請來國內外多位專家和業界大佬支招獻策。

  打通跨境“第一公里”

  “美國車厘子從樹上摘下到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需要幾天?”在跨境電商與區域轉型高峰論壇上,京東集團副總裁張建設一上場就拋出這個問題,“3天!我們原産地直採,包機冷鏈直送國內。”

  讓太平洋兩岸的人幾乎同時吃上時令水果,這需要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作保障。曾在美國聯邦快遞擔任高管的上海美國商會副總裁魏連晟説,大家都熟知“最後一公里”是電商發展的關鍵環節,但在跨境電商尤其是進口電商中,原産地“第一公里”的採集和供應能力,直接影響貨物的價格、品質和物流時間。

  本屆進口展上,蘇州夢工廠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借賣模式+海外倉”,讓打通跨境“第一公里”更為便捷,令人耳目一新。“做出口貿易,從發貨到收貨,少則一兩周多則一兩月,這種制約長期存在。”公司副總裁張天然説,現在消費者在網際網路平臺上下單,由距離最近的海外倉發貨,時間成本就會大大節省。

  作為這種服務的中間商,張天然所在的公司已與25個海外倉建立了這種業務合作,包括歐洲主要國家、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他們還與荷蘭乳業合作,借助順豐快遞在國內的倉庫布點,為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提供“快捷服務”。4個月來,已實現銷售1000多萬元。目前正在與荷蘭貿促會探討更大範圍的合作,將“借賣模式+海外倉”擴大到食品、飲料、家居用品等方面的1000多個荷蘭品牌。

  阿里巴巴集團B2B進口業務部總經理陳意明表示,隨著人們對高端進口商品的需求擴大,海外直採、建海外倉等將更為普遍,電商企業只有解決好“第一公里”的便利性問題,才能贏得市場。

  線上線下合力“走出去”

  依託全球化的成熟供應鏈,點點滑鼠就能方便快捷地買到南韓的化粧品、日本的家電、澳洲的奶粉。而除了進口,作為跨境電商的另一面,中國産品和中國企業如何成功“走出去”,也是業界關注的重點。

  焦點科技是一家總部位於南京的上市公司,其開發運營的中國製造網位列國內B2B電子商務前三甲,是全球採購商採購中國製造産品的重要渠道。公司副總裁李麗潔認為,“線上+線下”是國內企業借助跨境電商“走出去”的重要環節。去年該公司第一個美國倉庫運作,面積達2萬平方米,可為國內外貿企業提供倉儲、展示、售後、辦公場地,使其以最低成本和最大資源直通境外市場。

  “我們的目標是‘世界百貨通中國,中國企業通全球’。”亞馬遜中國高級運營總監孫昱晴説,中國産品要“走出去”面臨著信用、支付、驗貨、售後等諸多問題,而借助網際網路平臺的力量,搭建最接近目標用戶的電商渠道,可以事半功倍。她舉例説,去年華為手機為了進入美國市場,選擇亞馬遜美國作為銷售平臺,從而快速實現“本地化”運營,其Ascend Mate2手機上市一個月就躋身亞馬遜解鎖手機前十名。

  構建系統性“生態圈”

  玄通供應鏈集團是一家位於蘇州吳中綜保區的電商企業,本屆進口展該公司展出了從全球各地採購的尿不濕、面膜、紅酒等。而就在兩年前,它還只做報關和供應鏈業務,現在已在日本、歐美等建立了採購團隊,在淘寶、京東等設立跨境電商平臺,實現了“物流到商流”的華麗轉身。公司跨境採購主管朱萍説,隨著製造企業外遷和轉型,報關業務萎縮,必須開拓新業務,跨境電商是發展方向。

  玄通集團是江蘇眾多外貿企業積極尋求轉型的縮影。據江蘇省商務廳統計,2014年全省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15000億元,其中網路零售額2900億元,居全國第四,同比增長超過60%。江蘇作為外貿大省,如何發展跨境電商,促進傳統進出口貿易“舊貌換新顏”?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副院長李鳴濤認為,關鍵在於構建系統性的電商生態圈。“網際網路的本質就是連通,把商業貿易搬到網上,那是‘+網際網路’,而‘網際網路+’是採購、物流、通關、支付、結算等各個環節的系統性整合。”

  廈門優傳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原瓶酒進口商,目前該公司把業務拓展到澳洲進口鮮奶上。但鮮奶保質期只有25天,要求全程冷藏,如果按照常規程式通關和檢驗檢疫,原先的監管模式和運輸條件無法滿足進口要求。“後來我們跟檢驗檢疫等相關部門溝通,多部門協作為我們量身定制了一套監管方案,順利解決問題。”公司總裁王海説。

  跨境電商已成為國際貿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已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務院本月初出臺《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商務部發佈“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明確明年電子商務交易要達22萬億;江蘇省商務廳近期制定了“網際網路+商貿流通”專項行動計劃。毫無疑問,這些政策的落實,將對促進江蘇跨境電商發展,擴大海外行銷渠道,提升企業品牌競爭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報記者 潘朝暉 邵生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