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核心價值觀在鄉村落地生根 創新發展鄉賢文化現場交流會舉行
- 發佈時間:2015-05-22 06:15:49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紹興5月21日電 記者黃平報道:由中宣部組織召開的“創新發展鄉賢文化現場交流會”今天在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匯聚一堂,實地考察,觀摩交流。
上虞素有“江南名士之邦”之美譽。從王充、謝安、魏伯陽,到馬一浮、經亨頤、夏丏尊,從“工商大亨”經叔平到“奧運功臣”何振梁,還有竺可楨、徐光憲、陳夢熊等10多位兩院院士,人文薈萃,名人輩出。今年5月,上虞獲評全國首個“中國鄉賢文化之鄉”。
參加交流會的專家認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鄉賢往往是飽學之士、賢達之人。鄉賢文化,則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繫鄉情的精神紐帶。如今在上虞,濃濃的鄉情、難忘的鄉戀,這種珍貴的人文資源作為一種積極進取的文化導向,已經成為社會創新發展的“無形資産”,凝聚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情係鄉賢,首先不忘的是鄉賢文化。早在2001年,上虞就發起成立了全國最早以“鄉賢”含義創設的區域性民間文化學術社團——上虞鄉賢研究會。為挖掘鄉賢歷史,搶救文化遺存,上虞整修了竺可楨故居、胡愈之故居、章學誠故居、王充墓等一大批名人建築。同時,在曹娥江十八里景觀帶、大龍山景區等重要城市建築景觀建設中,也以碑刻、雕塑等多種形式注入鄉賢文化元素。上虞鄉賢研究會會長陳秋強告訴記者,14年來,在政府與民間的合力推動下,上虞梳理撰寫各類鄉賢文史資料1000余篇,整理出數百位鄉賢名人的資料,出版《上虞鄉賢文化》,編撰《上虞名賢名人》、《上虞孝德文化》等書籍,舉辦鄉賢名人學術研討活動30余次,搶救性保護了一大批文化遺産,鄉賢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香飄四海。
記者注意到,鄉賢文化在引領社會文明時尚、打造共同精神家園的同時,也在不斷挖掘創新,成為建設美麗鄉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上虞區委書記孫雲耀告訴記者,中國式的鄉村治理,需要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根基。區委、區政府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引導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把一批鄉土精英培養成村主職幹部,打造一支百姓喜愛的“好支書、新鄉賢”隊伍。同時,還聘請了20余位著名鄉賢為區政府顧問,在各村建立的鄉賢參事會等各種自治組織中,按照“村事民議、村事民治”的原則,協助推動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服務農村經濟社會建設,“共建、共治、共用”美好幸福家園。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上虞連續開展“走近虞籍鄉賢”採訪、鄉賢“回鄉行”等活動,最大限度贏得鄉賢對家鄉的真心支援和反哺,推動資金回流、項目回歸、資訊回傳、人才回鄉。
據初步統計,2013年以來全區共引進各類回歸項目145個,到位資金116.6億元。僅今年一季度,回歸資金到位近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3.5%,回歸經濟呈現出總量增加、項目優質、效益明顯的趨勢,實現了“回歸經濟”工作向項目回歸、資金回歸、智力回歸和公益回歸“四位一體”的發展,使上虞的“回歸經濟”發展走在浙江全省前列。
中宣部副部長王世明表示,上虞創新發展鄉賢文化,植根鄉土、貼近性強,蘊含著見賢思齊、崇德向上的精神力量,符合鄉賢文化發展的時代要求。今後鄉賢文化的創新發展,要著眼建設良好鄉風,發揮賢人作用,培育鄉賢文化,完善鄉規民俗,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落地生根。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