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聞者為之色變,是“真相”還是“危言”?

  • 發佈時間:2015-05-21 19:0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5月21日電題:聞者為之色變,是“真相”還是“危言”?——直擊關於“農藥殘留”六大疑問

  新華社記者周琳、羅捷、張逸飛

  “涕滅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藥袋”蘋果……一個個關於農藥殘留的“新聞”,讓公眾聞之色變,“吃貨”們人心惶惶,更讓很多農産品産地和農戶遭受當頭棒擊,恍如災難。

  夏日漸近,各色瓜果蔬菜又將集中上市,有“毒”傳聞是否又將如影隨形?有農藥殘留的農産品是否一定不合格?檢出殘留超標的産品吃下後離“癌”不遠了嗎……新華社記者採訪權威專家,解開消費者關注的幾大疑問。

  高毒農藥,一直長期沒有禁止?

  在剛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中,對農藥的使用實行了更加嚴格的管理,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於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藥材。

  由於是在食品安全法中首提劇毒、高毒農藥的禁令,一度被解讀為我國高毒農藥一直可以用於上述産品。

  “從農業部門的規章,到國務院條例,對高毒、劇毒農藥都作出了範圍的限制,嚴管下,使用比例也逐年下降。此次在食品安全法中,是將這一禁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所長隋鵬飛告訴記者,十年前,高毒農藥在農藥中佔比近30%,現在不到1.7%。

  農藥殘留=不安全?

  “農藥如果使用規範,是安全可控的。但是不少消費者都認為,有農殘就等同於不安全,甚至故意去選擇‘蟲眼菜’。”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説,這其實是混淆了“農藥殘留”和“農殘超標”的概念。

  專家介紹,蔬菜使用農藥很正常,全世界無一例外。只要嚴格執行停藥期和嚴格用藥範圍,農藥殘留是可以降解到安全標準範圍內的,而此時産品就是安全的。而農藥殘留標準,通常是在實驗室數據基礎上,再放大百倍量、確定的安全標準。也就是説,即使出現了小概率的超標事件,也不代表對人體有害。

  蔬菜農殘超標,這個“很普遍”?

  從農業部近年來的例行監測結果看,食品農藥殘留合格率也正逐年提高,2014年全國各類蔬菜的合格率已達96.3%。

  來自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資訊也顯示,近年來甲胺磷、對硫磷等禁用農藥基本沒有檢出;氧樂果、克百威等限用農藥的檢出和超標的次數也大大降低,已不是造成蔬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檢出值也逐步降低,雖然仍有部分蔬菜有農藥殘留檢出,但普遍檢出值並不高,基本都低於限量值。

  “我們在農産品生産之前就與農民簽訂藥殘檢驗合同,如果發現誰家的農殘超標不僅會退回當批次的産品,還會影響到日後的合作。”遼寧省盤錦市金社裕農供銷集團總經理鞏金生告訴記者,雖然有些種類農産品在生産過程中使用了農藥在所難免,但是農藥自身具有揮發性,再加上從用量上面嚴格控制,幾乎很少檢驗到農殘超標的産品。

  含致癌物質,就會“致癌”?

  “離開劑量去談毒性不科學,‘長期大量食用致癌’本身就是一個不科學的表述。”厲曙光説,“不合格”不等於不安全,更不等於“有毒”;含有致癌物質不等於一定“致癌”,還需要看劑量和接觸的時間,這需要明確區分清楚。“簡單説,就是要説清楚多長時間、多大量。”

  例如,曾引發沸沸颺颺熱議的“含三氯生牙膏致癌”,就算每天吃一管牙膏也沒有安全風險;按照目前曝光的草莓中乙草胺最高值計算,每天都吃一公斤草莓也不礙事;曾檢出塑化劑的白酒,每人每天喝一公斤,也達不到耐受值。

  “如果真的出現不合格,該罰就重罰,但沒必要用聳人聽聞的説法,去挑戰消費者的接受度。”厲曙光説,這既不科學、更不理性。

  一次檢出問題,防範一類産品“很必要”?

  在我國最大的草莓生産基地遼寧省東港市記者就發現,因為一條草莓可能含有致癌農藥的報道,4月26日九九草莓價格每500克6元-7元,僅僅兩天就降到2元-3元,下滑幅度最高可達60%左右,甜查理及冷棚草莓收購價格一度降到1元左右。

  “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恐懼已經到了三人成虎的地步。”多位專家如此表示。消費者缺乏專業性,在食品安全資訊上更是“寧可信其有”,有時候就會以偏概全、以小見大、以點代面,導致一些個別現象被不斷放大,加深人們的恐慌情緒。

  專家認為,目前市面上公佈的蔬菜農殘檢測結果主要來自於三方面:政府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和媒體。但檢測僅僅對樣本或該批次負責任,因為一次檢測超標,就去否定整個行業,甚至永遠遠離這一農産品,完全沒必要。

  農戶一次次“中槍”,該咋辦?

  十年前已被《新聞記者》雜誌評為年度十大假新聞的“打針西瓜”傳言,每到夏季就捲土重來,讓瓜農頭疼不已;本是42天左右正常出欄的白羽雞,在冠上“速生雞”的名頭後讓消費者談之色變;説麵包含有“鞋底”成分,讓不少企業的産品一度滯銷;更別説在新媒體時代,牛奶致癌、豬肉含砷等經久不衰的謠言不時在朋友圈、微網志刺激著消費者神經,對農業造成的損動輒過億元……

  細究種種“危言”肆虐原因,有專家認為,“一是傳播謠言者影響力遠遠超過辟謠的人,二是消費者傾向於把他們最先接收到的資訊當真,三是消費者對負面的消息更容易相信。”

  專家認為,政府監管部門、科普組織都應加強與公眾間的“風險交流”,及時釋疑解惑,成為不實資訊的“過濾器”、網路情緒的“緩衝器”和公眾的“定心石”,向消費者傳遞理性的聲音,才能逐步消除公眾的焦慮感。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多次呼籲,為加強風險交流,政府可設專門機構,加強投入和專門人才的培養;民間建立權威的科學資訊平臺;所有利益相關集團和個人,共同努力主動參與和推動科學的風險交流,減少資訊不對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