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樓盤群眾演員一次上百元 “路人甲”造樓市煙幕彈

  • 發佈時間:2015-05-21 15:09:00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杭州有個樓盤,去年12月剛剛開盤時就傳出了認籌火爆的消息。今年樓市回暖後,該項目更是搶手,最近有個朋友想要買一套該樓盤的三房戶型,被告知:已經沒有房源了。

  然而,有業內人士私下告訴記者,該樓盤最初的火爆,其實是開發商雇“路人甲”假裝購房者轟起來的。

  這則業內八卦,折射出一個隱形的職業:他們的身影出現在樓盤售樓處,冒充購房者進行看房、認籌等活動,製造房源緊俏的現象,幫助開發商抬高樓盤身價。這,被稱作樓市“路人甲”産業。

  一次兼職的

  “路人甲”經歷

  5月的一天,早上8:30,方力和孫菲菲等四個人在古蕩一起坐上特地來接他們的小轎車,風塵僕僕地趕往老余杭某樓盤的售樓處,9點是該樓盤認籌活動開始的時間。

  按照約定,他們要去現場和其他購房者一起領號,並坐在場中等著,等輪到自己後,進入選房區假裝“認籌”即可。方力不知道滿場近百人的購房者中,有多少是像他們四個人一樣,來充充場面的,他只關心結束之後仲介公司給的辛苦費,按人頭每人40元,然後大約到11點,認籌活動結束就打道回府。

  兩個小時裏,四名同車而來的“路人甲”坐在場中相談甚歡,吃著該樓盤精心準備的自助餐,臺上還有主持人幽默風趣的即興脫口秀,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方力,24歲,一家服務公司的人員。他向記者袒露:“其實做這個兼職,最開始是為了‘與人方便’。當時看到那些學生兼職做小蜜蜂,一天也拉不到一個看房的人,完不成任務就沒有報酬,太可憐。後來就讓他們開始做這個,慢慢地做得次數就多了起來。”

  這樣的週末兼職,輕鬆簡單,“路人甲”們輕車熟路。最容易的就是充當看房客的“路人甲”了,半小時就能結束,認籌類的活動就時間長些。不過路人甲也不能頻繁做,因為每個樓盤都有一套客戶登記系統,一個樓盤最多只能做一次。

  樓市“路人甲”

  充起樓盤人氣

  昨天,記者在網上搜索“充場兼職”等關鍵詞,在杭州某網站發現了數條招聘資訊。

  “招明天看房充場×××25歲以上。穿著整潔,只看一個樓盤。時間很快就結束。30元現結。加微信號×××,電話×××。”

  隨後記者致電過去,電話另一頭回應:“什麼時候都可以,我們會有車來接你,就是青山湖的×××。只要去看一下就能回來。”對方自稱屬於仲介公司,並告訴記者,要招看房“路人甲”的多是樓盤的置業顧問或“小蜜蜂”,目的是為了完成帶看指標。對方説,這類需求很大,也有不少人應徵,最少的時候一天能招到8個。

  他所指的“小蜜蜂”,是開發商外聘派單拓客人員的昵稱。這些小蜜蜂一天可以拿到約80元~120元的派單費。如果為售樓處帶一個看房客戶,則獎勵50元~100元。如果該客戶認籌,可以再拿到300元不等的獎勵。但“小蜜蜂”一天派單下來,其實能真正拉到的購房客非常非常少,據業內人士反應,部分開發商會因為“小蜜蜂”沒有帶客去看房而索性不支付報酬。於是,繼“小蜜蜂”之後,“路人甲”行業應運而生。

  徐某是一家“小蜜蜂”公司的老闆,兼做“路人甲”生意,她告訴記者:“去年剛開始做這行時,‘路人甲’充場的現象只是隱隱少量存在,去年我還不太願意提到這個行業,覺得不是很光彩。今年路人甲的需求量很大。這一行業在業內也有點半公開了,有開發商會明確和我們要人充場,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我也就不忌諱提起路人甲了。”

  “路人甲”主要做什麼?徐某為記者解答:“最受歡迎的是兩夫妻帶著孩子還有老人的這種形式,一家五口開豪車去售樓部看房,像這類‘充場’的業務最多。我們按人頭每人給40元,不算小孩,那就是160元,當天轉賬過去結算。如果有人剛好有空,只是去看一下房,花半小時還能賺錢,何樂不為。”

  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當下,通過網路渠道便能輕而易舉地網羅大把尋求兼職的人群。徐某還透露:“去年還好,今年來兼職的非常多,甚至連50多歲的老人都有。”

  哪些樓盤

  需要路人甲充場

  對於購房者而言,一個售樓處人越多,內心裏就自然而然更容易産生認可。為了“衝業績”,利用“路人甲”作為行銷手段,案例比比皆是。“開盤千人到場”,“千人搶房”等關鍵詞,再加上一張人山人海的案場照片,幾乎是目前樓盤宣傳的標配。

  據知情人士透露,城北某個盤,當初剛進入銷售階段時,為了吸引人,就叫了不少“路人甲”來造勢,他們要求“路人甲”身穿一身名牌,開著特意提供的豪車去看房,甚至連置業顧問都辨不出真假。某大型綜合體去年開業前幾乎每週都有活動,去充場的“路人甲”待遇頗豐,每人可得100元超市卡。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市場上相當多數的樓盤都需要“路人甲”來充場面。目前杭州在售樓盤562個,足見市場之大。雇用“路人甲”的樓盤以剛需型産品為主。記者本以為,小開發商更需這樣的人群來充人氣,但事實上,一些大型的樓盤及開發商更需要這樣的“面子工程”。高端的豪宅則少有跟風,因為他們會有固定的圈層客戶。

  “尤其那些單價在1萬元左右,周邊競品多,在價格和産品上又無優勢的樓盤,對路人甲的需求非常大。這些樓盤一場活動,一招就是上百名充場人員。我們都按人頭結算,有時候還需要路人甲‘朝九晚五’,價格約一天100元。”徐某還透露,為這些剛需樓盤請的“路人甲”,對他們的著裝也會有一定要求,以免與樓盤氣質不符。

  但並不是所有樓盤都能靠“路人甲”獲得市場認可。像城北某樓盤依託今年的樓市新政,確實賣得不錯,而那個大型綜合體開業後至今,商鋪仍然不太好賣,人氣不溫不火。

  “路人甲”感嘆

  開發商欠款是常事

  據業內人士透露,杭州做這類業務的公司至少在50家以上。作為房地産利益鏈最底層的隱形行業,如何規範也是個尷尬問題。沒有相關市場監管,意味著即使利益受損,也訴求無門。

  已從事該行業五年的小沈大二時就開始做房地産“小蜜蜂”,畢業以後乾脆自己做老闆。他向記者反映:“行業發展雖然快,但並不好做,我現在幾乎有點寸步難行。和開發商打交道的都懂,回款實在太慢,最快的單子也要3個月才付清。很多甲方還會用種種理由拒絕支付合同,我手頭上積攢的大大小小的欠款加起來已經有30萬元了。”

  碰到拒付的情況怎麼辦?小沈表示,前不久聽説某集團資産被凍結的消息,想起有款項尚未結清,但對方拒不承認帳單。於是,小沈請教了律師,了解到只要有工作記錄證明,以及甲方人員的簽字,就具備法律效力。經過多次交涉,某集團最後承認了合同,並答應付款。小沈説;“雖然目前還是沒有收到回款,但這樣的結果已經不錯了。”

  即便是資深做這一行的公司也會遭遇被騙的情況。小沈説,曾有廣告公司接下一個單子,由於沒有渠道資源,就找了家“小蜜蜂”公司來招攬“路人甲”。但這樣的合作通常沒有合同或者協議,僅僅是口頭約定,起初結算還算爽快,熟悉之後就開始拖賬。遇到甲方跑路的,“小蜜蜂”公司更是自認倒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