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法治能否托起“牛長熊短”的股市
- 發佈時間:2015-05-21 08:56:0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本市場是資金場、資訊場、名利場,因而也必須是法治市場,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及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均表明,建立一個健康、高效、活力煥發的資本市場,必須依賴法治的良好實現
■本報記者 侯捷寧
隨著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證券法》緊鑼密鼓修訂,資本市場法治化進程開始全面提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證券市場是信心市場。而投資信心源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與實踐。良法是資本市場善治的前提。法律不僅應具有可操作性、可訴性與可裁性,還應具有溫度。”
“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是近年來廣泛形成資本市場發展的共識。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多次重申:“法治強,則市場興”。資本市場是資金場、資訊場、名利場,因而也必須是法治市場,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及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均表明,建成一個健康、高效、活力煥發的資本市場,必須依賴法治的良好實現。
“一個成熟的股票市場必然是一個高度依賴法治的市場。”國信證券發展研究總部總經理何誠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股票市場本質上是通過交易來實現合理配置資源這一核心功能。如果沒有公開透明的法律規則,人們無法預期交易結果,無從判斷交易安全,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公平高效的市場機制。股票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目標與法治的價值理念具有天然的同質性和一致性。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部署,資本市場的法治化程度必將提高;而中國的法治化與西方的法治化有所同,又有所不同,需要保持清醒認識。同的一面就是堅持起點公平、競爭機會公平的原則;不同的一面是,我們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統一,西方搞三權分立,互相扯皮、掣肘。我國的資本市場法治建設也要堅持“三統一”,落實“三統一”。
何誠穎介紹説,從美國股票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美國股票市場在歷經200多年的約束與反約束、操縱與反操縱、投機與反投機、欺詐與反欺詐、危機與反危機、內幕交易與公平買賣等不斷的較量中,大量的股市制度得以建立並完善起來。正是動態、靈活、完善的股市法律制度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構築起美國股票市場依法治市的制度體系,給予市場參與者對於市場公平、公正、公開的信心,為美國股票市場走出“長牛短熊”的運作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劉俊海認為,全面推進資本市場治理的現代化,除了加強與完善行政監管體系,還必須建立投資者友好型的行業自律體系、投資者自力保護體系及媒體監督體系。要充分發揮證券交易所、投資者保護基金、證券業協會、上市公司協會、證券基金業協會等的自律職責。行業自律就是最大的自我保護。資本市場沒有自律,就沒有公信力,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何誠穎認為,我國股票市場依法治市包含兩層的含義:其一是股票市場法治化的進一步推進,包括《證券法》修改、《期貨法》制定、《上市公司監管條例》執行、註冊制落地等法制體系的完善;其二是股票市場監管的轉型,包括監管理念、模式、方式、手段、運作方式等全面的轉型,以適應現代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
事實上,在資本市場改革步入深水區以後,證監會也一直堅持用法律手段推動改革創新,努力以法治的思維和方式探索、開拓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新路,推出了一系列以法治為內核的市場改革舉措,從推動立法進程、加快多層次市場建設,到深化發行和退市制度改革、加大市場稽查執法力度,依法治市之路越走越實。
財經評論家宋清輝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步入深水區,資本市場肩負著優化資源配置的重大使命,而依法治市是夯實牛市的重要基石。
2015年重點推動的《證券法》修訂及發行註冊制改革已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依法治市話題。宋清輝向記者表示,《證券法》經2005年修訂後已有近10年,此次修改將有助於市場體系重構;而註冊制改革將拓寬更多企業的融資渠道,同時吸引更多資金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