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月中央財政收入回暖

  • 發佈時間:2015-05-21 06:39:3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財政部14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較前三個月有所回升,尤其是此前一直低增長的中央財政收入增幅較上月回升4.9個百分點。

  但總體看,前四個月全國財政收入仍延續低增長態勢,低迷的房地産市場拖累地方財政收入增幅持續下滑。二季度開局財政收支數據的增增減減,折射出當下中國經濟形勢的內在變化。

  今年以來,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的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一度引發各界擔憂。

  從4月財政數據看,一個明顯變化是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出現回升,比上年同月增長8.1%,即便考慮今年11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影響,同口徑也增長7.9%,增幅比3月份(3%)回升4.9個百分點。對此,財政部表示,中央財政收入回升主要因為部分金融機構上繳利潤增加。

  數據顯示,與3月份反映企業利潤狀況的全國企業所得稅收入同比下降4.9%相比,4月份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7.2%。其中,金融業企業所得稅增長29%。此外,受部分金融機構當月上繳利潤增加帶動,4月份中央非稅收入377億元,增長69.5%,同口徑增長58.8%。

  不過,總體來看,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02億元,同比增長8.2%;同口徑增長4.7%。其中,稅收收入11727億元,同比增長5.8%,增幅較上月回暖。

  一些重要稅種中,4月份增值稅收入增幅均較上月回升,顯示工業生産略有起暖;受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影響,國內消費稅仍實現了22.7%的高增幅;但受當月進口(按人民幣)下降16.1%影響,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同比分別下降14.1%和8.9%。

  前四月延續低增態勢

  收支壓力不容忽視

  儘管4月財政收入呈現一些積極變化,但前四個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呈低增長態勢,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3個百分點。

  財政數據顯示,1至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909億元,同比增長5.1%;同口徑增長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755億元,增長1.9%,同口徑增長1.7%;地方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154億元,增長7.7%,同口徑增長4.1%。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當前中央財政收入增幅仍偏低,主要是進口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進口額下降導致進口稅收大幅下降,同時石油特別收益金也減少較多;工業增長放緩,尤其是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持續下降導致按現價計算的增值稅等稅收減收較多;加快出口退稅進度使出口退稅額增加較多。

  此外,地方本級收入增幅下滑主要是受房地産市場持續調整影響,房地産營業稅、房地産企業所得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普遍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與前四個月個位數的收入增幅不同,財政支出仍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凸顯當下巨大的財政收支壓力。

  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535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中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07億元,增長19.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228億元,增長36.7%。1至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350億元,同比增長13.8%,完成預算的26.4%,比去年同期進度提高0.4個百分點。

  財政部表示,在財政收入增長放緩、收支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財政部門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支出預算執行管理,積極盤活財政存量,用好財政增量,保障民生等重點支出需要。

  地方土地出讓金收入

  增幅驟降近四成

  財政數據顯示,與中央財政收入增幅回升不同,4月份地方財政同口徑收入增幅比上月有所放緩,同口徑僅增長2.1%,增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當月轉列一般公共預算的部分政府性基金收入減收較多。

  事實上,因房地産市場持續低迷,由此帶來的地方土地出讓金收入增幅驟降,也成為今年以來地方收入增速明顯放緩的重要原因。

  財政數據顯示,1至4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1547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7%,同口徑下降31.1%。其中,地方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444億元,下降37%,同口徑下降33.3%,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9016億元,同比減少5572億元,下降38.2%。

  地方土地出讓金收入增長的大幅下降,進一步凸顯房地産市場的不景氣。

  以4月份為例,受房地産市場調整影響,房地産營業稅下降4.6%,延續近幾個月下降態勢;房地産企業所得稅下降11.9%;契稅、土地增值稅等地方小稅種也都出現兩位數的負增長。

  面對當前依然嚴峻的財政收支形勢,財政部表示,今年後幾個月,要繼續加強經濟財政運作監測分析,依法組織財稅收入,做好增收節支工作,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嚴禁採取“空轉”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

  (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