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出去”要重協同求共贏

  • 發佈時間:2015-05-21 06:34:1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産能合作的難得機遇,企業有喜亦有憂。有企業主反映:不怕與別國公司同臺競技,最怕與國內同行惡性競爭。

  這種擔憂並非沒有根據。在海外市場競爭中,國企與國企、國企與民企、民企與民企之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惡性壓價競爭,互為對手、缺乏合力,被業內視為“揚帆出海”的最大障礙之一。有的為攬項目將價格壓得過低,結果項目品質不過關,或者乾脆完不成;有的“拼殺”過於激烈,導致該領域所有中國企業利潤微薄;有的競爭無規則、無底線,造成中國企業“不靠譜”的不良印象,即使給出“地板價”,對方也不願與之打交道。拼來拼去,拼沒了行業整體競爭優勢,影響了中國品牌的整體形象口碑。

  在國際市場惡性競爭,最終結果是“一損俱損”,甚至“損己利人”,得了眼前、丟了市場、失了長遠。當前,新一輪中國裝備“走出去”佔了“天時”、“地利”,一定要把“人和”這一步走好,想辦法解決海外市場惡性競爭、內耗巨大的頑疾。

  對此,行業組織要發揮協調作用。企業的背後是行業,要用好行業協會、商會、仲介組織,加強行業協商和交流,提升協同競爭、抱團競爭的能力。

  政府需加強統籌引導。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在海外市場獲得優勢地位,如何讓先進打頭、帶動整體、有序競爭,實現大小企業優勢互補、全産業鏈上下聯動,是中國裝備海外發展的大課題。政府要制定合作規劃、指明重點方向,調整國有企業現有考核體系,抑制惡性競爭衝動,指導企業有重點、有目標、有組織地開展對外工作。

  企業也應轉變觀念、目光長遠。這並不是讓企業都“犧牲小我、成全大我”,而是要在公平競爭中逐漸摒棄急功近利的價值觀和簡單粗暴的“成功學”,在技術創新、做精産品上下功夫,通過鍛造核心競爭力獲得穩定的業績、實現可持續發展。

  身在海外,國內同行是對手,亦是兄弟。要變“在中國競爭”為“為中國競爭”,政府、行業、企業需共同發力,讓出海遠洋的“中國船”行穩致遠,每個企業都從中受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