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本幾乎為零 話費仍在收取

  • 發佈時間:2015-05-21 01:31:0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聞觀察

  家住杭州西湖區的李女士在查看往月手機話費帳單時發現,她赴德國、瑞士等國旅遊的當月話費帳單達640多元。更令她不快的是,“有些時候因為信號差,電話只通了幾秒,根本沒來得及説話,卻還收了十幾元。”

  粗略統計,我國移動漫遊費一年收取上百億元。近年來,手機用戶與通訊運營商頻頻因高額漫遊費用發生糾紛。記者調查發現,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來説,已收取20餘年的國內漫遊費目前成本已“幾乎為零”,運營商卻仍在收取;另一方面,儘管運營商多次調降收費,但在個別國家,中國旅客的漫遊通話收費標準仍動輒每分鐘高達三四十元。

  漫遊費已收取20年,部分資費標準多年未變

  “漫遊費”究竟是什麼?根據1994年原郵電部發佈的《關於加強行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行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行動電話需收取0.6元/分鐘的自動漫遊費。“按當時的規定,用戶在異地漫遊狀態下,運營商向用戶收取的話費中均包含‘自動漫遊通話費+長途話費’。”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王亞峰等專家説。

  記者撥打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客服電話了解到,按其規定,如果超出套餐約定通話時間,任何異地國內長途和境外長途均會産生漫遊費用。

  2008年工信部下發《關於降低完成行動電話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標準的通知》,規定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為主叫每分鐘0.6元。業內人士表示,通話漫遊費産生於2G網路時代,隨著技術發展漫遊成本已大幅降低,但目前,部分3G用戶乃至4G用戶仍普遍被收取國內漫遊費,而且部分資費標準已多年沒有調整。

  中國聯通客服介紹,除部分套餐外,目前,4G用戶國內主叫漫遊費仍為每分鐘0.6元。北京移動一名4G全球通用戶提供的話費單顯示,今年2月,其國內漫遊主叫通話費20元,約合每分鐘0.39元。這意味著,多數用戶以為已免收漫遊費的一些4G套餐依然産生漫遊費用。

  記者調查了解到,部分旅遊熱點地區的國際漫遊費率依然較高。根據中國聯通官方提供的費率清單,目前我國用戶在馬爾地夫撥打大陸地區電話,標準收費每分鐘12.86元,在印度主叫收費為每分鐘19.86元。在中國移動網上營業廳列出的目錄中,用戶在俄羅斯等周邊國家的主叫漫遊話費更高達每分鐘39.99元。

  國內漫遊已無任何技術成本,國際漫遊費可隨意減免

  漫遊費必須要收取嗎?中國移動研究院一位前高管告訴記者,國內漫遊費和國際漫遊費存在較大差異。國內漫遊費是我國運營商歷史上內部區域分割的産物。過去,運營商是以各省甚至各地級市為單位運營的,各省的分公司之間成本獨立結算。“用戶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通話,就要使用當地運營商的通話資源設施,所以就要額外付一筆漫遊費。”

  多位權威技術專家表示,目前,三大運營商已基本實現全集團整體核算成本,國內漫遊費卻照舊收取,這並不合理。浙江移動公司一位資深技術人員坦言,“國內漫遊對各分公司只是數據庫提取的問題,幾乎不産生任何技術上的成本。”

  專家表示,從國際上看,一個國家的運營商在自己不同分公司向用戶收取國內漫遊費的情況比較少見。“從原理上來説,國內漫遊費是運營商各分公司未採取全集團整體核算成本造成的,是一項人為收費。”

  另一方面,國際漫遊費則是我國運營商用戶在境外使用海外運營商的通話資源産生的費用。“例如,中國的行動電話用戶到了任意國家或地區,中國運營商都要與當地運營商議定使用其通話資源的價格,從而形成了國際漫遊費。”長三角一家虛擬運營商企業負責人説。

  目前,國際漫遊費不僅被抱怨貴,而且收取、計費標準存在不小的隨意性。北京電信一位用戶向記者反映,一些運營商宣稱降低出國漫遊費用,但只是要求用戶額外辦理到達某國的定向優惠包。當旅客在途中經過第三國、公海等區域時,仍動不動産生高資費。“投訴後,客服人員説遭遇類似情況的消費者很多。溝通就能減免,沒有溝通就只能照單全付了。”這位用戶説。

  用戶呼籲取消國內漫遊費,降低國際漫遊費

  早在2012年發佈的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工信部就明確提出穩步降低電信資費,建立“普惠全民”的電信服務體系。多位技術專家指出,從現有的技術和市場需求來看,國內漫遊完全可以取消。

  通訊業內人士、艾媒諮詢首席執行官張毅認為,儘管漫遊費仍是部分運營商語音通信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政府和社會受益的角度來看,通訊服務是一項社會基礎服務。“三大運營商的國內漫遊成本已大幅下降,國內漫遊費可以儘快取消,國際漫遊費也有下調的空間。”

  事實上,我國部分區域已宣佈取消漫遊費。廣東省政府2010年發佈的《珠江三角洲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規劃》提出,到2015年,完全取消珠三角地區之間的行動電話長途和漫遊資費。

  業內人士指出,儘管多家大型運營商近期也多次宣稱大幅度下調國際漫遊費,但主要是通過另外辦理套餐實現降費,漫遊費在用戶基本資費中依然是不小的開支。“出了境就不敢開流量,不敢接電話,只能靠旅行團提供的無線WIFI看看消息。”4月剛赴東南亞旅行的上海市民劉先生説,“用不起國際漫遊”的情況在出境遊中仍很普遍。

  業內人士透露,三大運營商各自發展海外漫遊業務、採取一對一議價模式,不利於整體壓低漫遊價格。年報顯示,目前中國移動平均每月每戶資費收入為61元,從記者獲取的部分出境用戶話費詳單來看,出境遊一次話費少則百元、多則千元的現象仍然存在。

  “降低移動資費結構是改革的大勢所趨,還需加強頂層設計降低盈利要求,明確通訊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降費。”中國通信學會會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舒華英説。(記者杜放、羅政、魏董華、鄧中豪)

  (據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