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財政政策穩增長的作用
- 發佈時間:2015-05-20 06: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應發揮好積極財政政策穩增長的作用。應在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硬”領域投入的同時,做好改善民生、優化産業競爭力等“軟”領域。增支方面應突出效率導向、加強效益約束力和民生保障;減稅方面應滴灌實體經濟、培育創新驅動力
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發揮好積極財政政策穩增長的作用,已成為廣泛共識。
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增加支出和減稅降費。筆者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財政政策應在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硬”領域投入的同時,做好改善民生、優化産業競爭力等“軟”領域。增支方面,應突出效率導向、加強效益約束力和民生保障;減稅方面,應滴灌實體經濟、培育創新驅動力。
在增支方面,積極財政政策應以效率為導向,激活消費等經濟內生動力。
第一,優化支出結構,以效率效益為導向,強化效益約束力,堅持精準高效投資,避免盲目低效投資。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必須精準測算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避免資源閒置或浪費;引進社會資本合作,提升公共産品供給效率,擴大財政支出的乘數效應。同時,下決心壓縮政府運作成本等一般性支出,厲行節約,努力減輕未來財政負擔。
第二,加大財政民生保障方面的增長力度。由於此前較長時間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有“欠賬”,居民出於對未來預期的考慮,往往不敢消費,導致收入中“預防性儲蓄”佔比過高。因此,應加大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等民生領域的投入,釋放居民消費、投資等內生經濟增長動力。
在減稅方面,積極財政政策應面向實體經濟定向減負,引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激活經濟內在驅動力。
第一,定向為實體經濟減負,提升實體經濟盈利能力,切實提高我國製造業競爭力。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實現充分就業的基石。當前,我國有些産業因價值扭曲造成畸形發展,給經濟健康運作帶來一定隱患。未來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著力點,應主要放在為實體經濟、小微企業減稅與降費上。在降費上面,用簡政放權清除寄生在實體經濟上的一切不合理費用;降低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五險一金”的企業和個人繳費比例;厘清電費等價格扭曲帶來的企業負擔等。
第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統籌考慮收入分配問題。只有增加居民收入,才能真正拉動內需。在總體減稅傾向的安排下,通過結構性減稅,注重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等調節,構建起更加合理的納稅機制。
第三,充分運用獎勵、補貼等市場手段,激勵我國創新體系,優化産業競爭力。積極財政政策對短期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有效果,從長遠來看,還需要依靠創新、強化産業競爭力等提升生産率,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振經濟。創新是“全要素生産率”,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而言,創新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積極財政政策應充分發揮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引領作用。(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盤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