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讓“分紅”蒙蔽了雙眼

  • 發佈時間:2015-05-19 13:34:43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見習記者 張佳峰

  股市依舊火爆,央行又降息了。大量資金從貨幣基金流向股市,以餘額寶為代表的 “寶寶軍團”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下滑,降至4%的年化利率,而網際網路理財者們似乎又尋找到了另一種理財利器——保險理財産品。記者經過調查發現,網際網路保險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並不等於結算利率,只看到保險理財産品所承諾的預期收益率,會很容易掉進理財陷阱。

  “寶寶”收益下滑 民眾轉投“保險”

  興寧區市民謝小姐一早就用手機把餘額寶的錢轉了出來,“再過1小時後我的3000元錢可會到賬,這筆錢我打算在網上買保險理財産品”。和謝小姐有同樣觀點的理財者最近越來越多。

  “寶寶軍團”收益持續下滑,而保險理財産品年化利率有5%到7%,棄“寶”投“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一名樂於網際網路理財的投資者説。

  不僅如此,保險理財産品比一般的理財産品來説,它具有雙重屬性,既有基礎的保險保障功能,還能理財産生收益。“一舉兩得,我覺得挺划算的”剛畢業進入職場的陳貴和説。

  不少年輕人選擇網際網路保險理財産品還有一個原因是它的門檻比較低,大部門産品的起購金額為1000元,比網際網路“寶寶”類産品高一些,但比起銀行理財産品動輒5萬元的起購門檻還是低了一大截。在地王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做助理的韋小姐很贊同:“它對於我們沒有多少錢的年輕人來説是一種不錯的理財方式。”

  認清“標”高收益 投資勿“追”高

  在投資領域裏,一個顯而易見的常識是:收益越大,風險也越大。這就要求投資者在追求高額回報之前,必須對風險進行評估。

  具有15年豐富投資經驗的南寧聚富堂總經理孫福街稱:“很多人看到收益後就忘了評估風險,這是投資中的大忌。就像很多理財經理在推銷産品時拍著胸脯説沒風險,一旦出現虧損,他們又説投資者沒看清合同。”

  就網際網路保險理財産品來説,最常見的是萬能險、投連險。投資型保險可以直接或間接與資本市場進行掛鉤,強調投資收益。

  但泰康人壽一名業內人士強調説:“降息環境下不要盲目被高收益理財産品蒙蔽雙眼,而且目前所宣傳的保險預期收益率並不等同於最終的結算利率,對於保險理財産品最終能否按照宣傳的利率進行最終兌付,可能會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她還表示,一款預期收益率為7%的網路保險理財産品只有2.8%的收益率是可以獲得保障的,超出部分則由相關産品本身的投資水準決定,網際網路保險理財産品在推廣宣傳中提到的超高收益率並不能夠保證實現。

  但在超高收益率得不到保證實現的情況下,投資者提前退出卻要花費一定的代價。多數網際網路保險理財産品需要運作1年之後才可以自由退出,也有一些品種持有超過1個月就可以退出,不過較低期限的産品較少且收益率偏低,一名保險業內人士説,“根據各家公司的規定,若提前退出要扣除相應的退保費”。

  回到保險的屬性來,購買保險最大的原因就是它不同於股票、債券、期貨、黃金等,只有保險産品可以提供保障理賠,雪中送炭。保險公司不應過分誇大“分紅”的作用,而作為投資者來説,也別讓“分紅”的甜頭蒙蔽了理性理財的計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