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法院將定奪英拉大米收購案 恐成十年階下囚
- 發佈時間:2015-05-19 07:4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5月19日電 綜合報道,在遭受瀆職、貪腐、違憲等罪名打擊後,泰國前總理英拉-西瓦那將再次面臨審判。當地時間5月19日,泰國最高法院將決定是否就大米收購案接受檢方對英拉的刑事訴訟。此前,泰國檢察機關對英拉犯罪事實“言之鑿鑿”,稱如果罪名成立,英拉麵臨最長10年的有期徒刑。
大米收購政策壓垮“女強人”
英拉是前總理他信之妹,2011年8月,她以泰國首位女總理的身份開始執政,登上政壇頂峰時年僅45歲,並在2年多裏保持政局穩定。年輕漂亮的她也受到國際社會許多關注。
但是,這位美女總理可謂仕途多舛。儘管去年5月她已經下臺,看守政府被軍方接管,但其政治生涯的正式中止要屬今年1月23日。當天,泰國國家立法議會以大比例投票數同意彈劾英拉,即日起5年內不得從政,無法參加泰國下一屆大選。英拉“東山再起”的希望,由此更為渺茫。
備受爭議的大米收購案,始於英拉上臺之初。當時,剛上任的英拉為了拉攏底層選民、兌現政治承諾,制定了以每噸1.5萬泰銖高於市場一半左右的價格向稻農收購大米的惠農政策,原本意圖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泰國大米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然而,隨著2013年國際稻米價格大幅下降,同時鄰國大米競爭力加強,泰國大米不再受歡迎,出口量直降。而此時,政府還在高價收購農民手上的大米,但又拿不出錢來支付,使得農民們怨聲載道。
另一方面,泰國財政部因大米收購支出而負債纍纍,僅2011至2012大米産季,大米收購就造成了該國約44億美元的虧損。此外,泰國肅貪委員會發現,原本應有備案的跨國交易居然全部沒有痕跡,泰方認為商務部損失慘重,並且由於部分政府要員個人財富無故增長,瀆職和貪腐罪名均指向了英拉政府。
對於所有指控,英拉一一否認。英拉表示大米收購項目幫助逾百萬稻農脫貧,而且她並未對項目腐敗視而不見,曾指派相關人員進行調查,請求議會摒棄偏見,公正決斷。不過議會最終還是站在了與她對立的一面。
泰國政治、社會將再現裂痕?
英拉下臺後,泰國軍方立刻全面接管事務,軍方領導人巴育一路扶搖直上,當上了由泰國國王禦準的總理,並頒行臨時憲法、成立立法議會、組建內閣,其過程順利、組織流暢,泰國社會秩序也逐漸復穩。
英拉的支援者和學者專家都認為,軍政府選擇對英拉提出彈劾,進行瀆職、貪污等刑事控訴主要目的,是削弱英拉的兄長、前總理他信和為泰黨的影響力。
針對關注度較大的大米收購案,泰國最高法院於今年3月選出9名法官組成專門法庭小組,負責決定案件法律進程。不過當地輿論注意到,這9名法官中至少有6人曾參與英拉兄長、泰國前總理他信的家族及他信親信的案件審理。
今年1月,美國副國務卿拉塞爾在訪問泰國時稱,英拉的彈劾案背後可能蘊藏著政治動機。不過他也強調,美國並不是要在泰國政治中選邊站,只是希望泰國能有一個“更包容的政治進程”。這一點與軍政府所要求的“政治和解”不謀而合。
儘管如此,議會的彈劾令和檢方刑事控訴還是激怒了一些支援英拉的民眾。分析認為,如果英拉身陷囹圄,他信家族的支援團體“紅衫軍”有再次出動並召集示威的勢頭,或讓平靜了一段時間的泰國政局再次陷入動蕩。
岌岌可危的和平,一觸即發的矛盾,仍在醞釀之中。多年來,他信家族與城市中産階級之間的激烈對立,釀就泰國社會脆弱的政治生態。
今年2月至3月間,泰國首都曼谷接連發生2起爆炸案,一處商場和刑事法庭分別遭到手榴彈襲擊,沒有人員傷亡。儘管案件很快就逮捕到了嫌疑人,沒有證據顯示與反對泰國軍政府有關,但還是引起了軍政府的高度警覺。
2月26日,泰國軍政府在國會中提出限制政治示威的法案,法案一旦成為法律,民眾將禁止在法院、國會大廈和首相府外示威抗議;示威者也必須在示威前的24小時內通知警方。總理巴育還宣佈,戒嚴將持續下去。
分析指出,泰國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街頭示威,但“政治和解”恐怕也不會那麼容易辦到。“紅衫軍”領袖乍杜蓬近日號召民眾保持最大克制,不要受到“挑釁”而上街遊行,不要讓政府把失敗的責任推給“紅衫軍”。
對於英拉本人來説,遭到議會彈劾、5年禁止參政不如監禁刑罰來得慘重。一旦英拉被判入獄,他信家族和為泰黨或遭受最嚴重的創傷。在選舉政治上,泰國軍方儘管不如對手,但可以通過刑事指控來防止英拉重返政壇。圍繞英拉的案件,泰國社會的裂痕或在政權相爭中進一步加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