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系統性衰退”使俄航太領域失敗頻頻

  • 發佈時間:2015-05-19 01:30:5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隨筆

  近3周來,俄羅斯航太領域接連3次出現狀況,其中兩次運載火箭發射失敗,一次國際空間站變軌失敗。有分析稱,這是俄航太領域資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等,引發航太領域系統性衰退的表現。

  航太發射狀況頻出

  5月16日,搭載墨西哥通信衛星的俄“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火箭發射升空約500秒後,第三級發動機緊急停機、連同助推器落回大氣層內燃燒,殘骸墜落于俄西伯利亞東南部地區,導致有害燃料泄漏。

  5月16日淩晨,國際空間站上的俄羅斯隨航電腦在執行修正軌道任務時,突然收到與空間站對接的俄“進步M-26M”貨運飛船傳來的信號,顯示該飛船上負責推進調整空間站飛行的一台發動機未能按照計劃時間啟動,軌道修正任務被迫暫停。

  4月28日,“聯盟-2.1a”火箭搭載“進步-M27M”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飛船原定於6小時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但發射後不久,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無法收到飛船傳送的遙測資訊,發射失敗。飛船繞地球飛行160圈後脫離軌道,于5月8日墜入大氣層燒燬。

   航太領域出現系統性衰退

  一位俄羅斯航太領域高官向塔斯社透露,此次“質子-M”火箭升空後發生事故,與2014年的“質子-M”火箭爆炸事故相似,問題都出在第三級轉向發動機上。他透露,火箭生産技術監控不嚴格是其中一項重要原因。

  另據媒體報道,導致“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的原因很可能在於兩個方面:首先,為壓縮發射成本,運載火箭在裝配時選用的配件品質較差;其次,航太部門低價雇傭許多專業技術水準不高的員工,導致安全隱患。

  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太科學院專家卡拉什表示,近期俄運載火箭接連出現問題,反映出俄本國航太技術領域出現系統性衰退,潛藏著重大隱患。航太領域衰退的一個重要表現是科研水準低迷、技術進步緩慢。

  俄羅斯克爾德什研究中心2010年起承擔研究核動力噴氣火箭的項目,並預計在2015年之前研製出航太器的核動力發動機。然而5年時間已經過去,該中心並沒有完成預定目標。

  人才流失 投入減少

  卡拉什説,在當前形勢下,航太部門中存在著大量人才流失的現象,許多一流專家沒有在一線工作,他們的興趣點也不在加速俄航太技術發展方面,而更關注自己的職位和薪水。

  俄羅斯國家杜馬工業委員會主席索布科稱,在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航太領域專業人才培養出現巨大的斷檔,導致現在本應是中層業務骨幹、核心領導的技術人員專業水準明顯不足。據俄媒體報道,目前俄航太領域乃至核電領域的一線工作人員基本沒有35歲至45歲的中年專家,有40%以上的一線員工年齡超過60歲,另有35%為1985年至1992年出生的年輕人。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俄聯合火箭航太股份公司負責人赫沃羅斯佳諾夫曾透露説,俄羅斯航太領域活動的政府財政預算在2015年將減少10%。他説,政府預算的減少將加重航太企業的貸款和債務情況,嚴重影響航太生産領域的運作、為企業財政收支埋下隱患。此外,為減少成本,航太企業不得不放棄創新項目的投資,這也造成國家航太技術發展的停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