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走出去”恰逢其時 需金融保駕護航
- 發佈時間:2015-05-18 07:4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中國生産的高鐵、動車車組、核電設備等高端裝備日益受到世界歡迎。為給“中國製造”出海遠行創造更加暢通的環境,國務院日前公佈《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要求提高企業“走出去”的能力和水準,加大包括金融在內的政策支援力度。專家表示,企業“走出去”,金融不能缺位,要用更多創新模式為企業提供融資、信用擔保等服務,為企業境外馳騁保駕護航。
“走出去”恰逢其時
曾居於全球産業鏈低端的“中國製造”,經過多年發展,逐漸邁向中高端,表現在出口商品由“輕”到“重”,從服裝鞋帽等輕工紡織品到鐵路、核電等重型裝備;技術含量從“低”到“高”,從日用品到電子産品、大型機械設備;參與國際分工從“單”到“全”,從單純的商品出口到産品、技術、服務“全産業鏈”輸出。
“中國製造”在價格、品質、技術和配套服務等方面的綜合比較優勢與日俱增,亟待“走出去”實現自身價值,惠及其他國家。《意見》指出,積極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有利於促進優勢産能對外合作,形成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於促進企業不斷提升技術、品質和服務水準,增強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升級,實現從産品輸出向産業輸出的提升。
“當前,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掀起新熱潮,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積極開展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産能投資合作,有利於深化我國與有關國家的互利合作,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意見》稱。
十二大行業有序推進
國家對中國裝備“出海”制定了清晰明確的戰略。《意見》指出,將與我裝備和産能契合度高、合作願望強烈、合作條件和基礎好的發展中國家作為重點國別,並積極開拓發達國家市場,以點帶面,逐步擴展。將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太、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為重點行業,分類實施,有序推進。
比如在鋼鐵行業方面,《意見》提出,以成套設備出口、投資、收購、承包工程等方式,在資源條件好、配套能力強、市場潛力大的重點國家建設煉鐵、煉鋼、鋼材等鋼鐵生産基地,帶動鋼鐵裝備對外輸出;電力項目方面,積極與有關國家開展核電領域交流與磋商,推進重點項目合作,帶動核電成套裝備和技術出口等。
工信部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表示,近年來,我國裝備製造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高鐵、電力、電信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業産品開始佔領國際市場,一批裝備製造企業通過跨國並購、設立研發中心等方式持續增強國際競爭力。
未來5年內,中國裝備“出海”將呈現嶄新面貌。《意見》規劃,力爭到2020年,與重點國家産能合作機制基本建立,一批重點産能合作項目取得明顯進展,形成若干境外産能合作示範基地。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支援政策更加有效,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骨幹企業。
金融服務至關重要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國裝備浩浩蕩蕩“出海”需要金融保駕護航。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的研究團隊認為,在中國現有金融體系下,商業銀行壟斷了大部分金融資源供給,憑藉傳統業務就可以獲得大量利潤,自然沒有足夠的動力創新。而在企業“走出去”的探索過程中,急需定制化的金融解決方案,通過專業化的跨境融資和服務平臺,抵禦全球化和地區性的金融風險。
此次國家對裝備“出海”給出具體金融支援方案,《意見》指出,一是發揮政策性銀行和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積極作用,通過銀團貸款、出口信貸、項目融資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融資支援力度。
二是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按照商業可持續和風險可控原則,為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項目提供融資支援,創新金融産品,完善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開展PPP項目貸款業務,提升我國高鐵、核電等重大裝備和産能“走出去”的綜合競爭力。
三是鼓勵國內金融機構提高對境外資産或權益的處置能力,支援“走出去”企業以境外資産和股權、礦權等權益為抵押獲得貸款,提高企業融資能力。支援中資金融機構加快境外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佈局,提高融資服務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