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寬幅震蕩成長潮現分化 新興産業仍是配置主流
- 發佈時間:2015-05-16 07:40:58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盤震蕩蓄勢
中國證券報:經歷上周縮量三連陰后,股指以一波三連陽反彈至4400點附近。後市股指是延續升勢還是蓄勢震蕩?下周新股密集申購,對市場影響如何?
周旭:上周滬指持續三天大調整後,本週兩市迎來反彈,但市場明顯出現較大分化。由於券商實質性降杠桿以及下周新股密集申購,資金對於藍籌股的關注度明顯下降,這使得大盤在反彈中量能並未明顯放大,更多的資金回流至深市小盤股,深市成交量創出歷史天量。
當前,市場熱點仍在小盤股上,資金分流效應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滬指表現,因此,儘管股指的上行趨勢未改,但短期市場節奏會相對平緩,預計滬指將延續總體蓄勢震蕩,底部不斷抬高的可能性更大。下周20隻新股將吸納3萬多億元打新資金,將對資金面形成一定脈衝式影響,但在增量資金入市不改的情況下,預計總體衝擊有限,更多是延緩股指上行節奏。
傅子恒:本輪行情由貨幣政策寬鬆與改革預期推動所促成,故中線行情處在上升趨勢且未至臨界。但從短線來看,股指的震蕩調整尚沒有結束。當前市場分歧在於各方對股市是否有局部泡沫的認識出現差異,一部分觀點認為,市場中許多個股反覆大幅上漲,使結構性泡沫泛起,但在賺錢效應的刺激下,新股民加速進場,“慢牛”行情逐步演變為“快牛”行情,而政策面希望維持慢牛格局,於是股指的短線走勢演化成市場與政策之間的博弈。在市場資金投資需求較為旺盛的情況下,新股發行作為“供給管理”的工具,是管理層能夠影響市場節奏的措施之一。預計下周新股發行將給市場帶來震蕩。目前來看,宏觀經濟數據不佳、流動性預期寬鬆趨勢較為明確,股指是以激烈還是溫和方式演進,取決於市場與政策之間的博弈。
陳建華:本週滬深兩市得以企穩反彈主要源於央行降息政策的出臺,但由於政策未能超預期,其對A股的提振力度有限。後期隨著降息利好的逐步減弱,在A股進入階段“去杠桿”的背景下,未來滬深兩市料將以震蕩整理為主。下周,隨著影響市場的負面因素逐步增多,其對短期指數的衝擊預計也將有所增大。一方面在多空雙方力量相對均衡的情況下,新股的密集發行將對市場心理形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市場賺錢效應的減弱也將導致部分場內資金選擇打新。
創業板漸分化
中國證券報:本週創業板指數再演新高秀,且成交額刷新歷史新高,創業板後市走向如何?會否出現顯著分化呢?
周旭:降杠桿效應下,資金明顯更青睞小盤股。此外,政策自上而下推動的“大眾創業”熱潮極大程度地激發了市場追逐成長股的熱情,市場情緒明顯亢奮,創業板指持續逼空,但三天創業板指漲幅超過15%的走勢也讓監管層明顯加大窗口指導力度。目前來看,由於符合産業發展方向、政策動作不斷,創業板仍是資金關注焦點,尤其深港通開啟預期下,預計市場熱點將進一步擴散,這從週三創業板指跌幅較大而創業板綜指相對抗跌就能初見端倪。因此,創業板內部個股也會有分化。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風險仍然是創業板迭創新高下的最大風險,一些大幅走高的個股風險值得警惕。
傅子恒:目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已超過100倍,雖然創業板代表新興經濟與市場創新方向,但如此高的市盈率,不可能與上市公司盈利相匹配,這是創業板整體風險所在。從宏觀角度來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推進需要資本市場保持“創造性泡沫”,但在經歷兩年反覆大幅漲升之後再度加速,還是需要保持冷靜。長期來看,只要資金推動的因素弱化,創業板分化將不可避免。短期而言,目前創業板中部分機構集中持有的個股大幅拉升,此類品種如果出現籌碼鬆動將給股指帶來較大殺傷力,投資者需要保持謹慎。
陳建華:本週創業板強勢上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場情緒推動,個股賺錢效應的持續顯現使其成為場內資金重點關注對象,板塊的不斷自我強化最終導致創業板指數新高秀。從配置角度看,由於當前市場資金充沛且做多意願猶存,在主機板缺乏明顯機會的情況下,創業板個股變成為資金最佳配置標的。後期創業板預計仍將是市場機會的主要來源,但隨著各方分歧增大,板塊內個股表現料將分化,前期漲幅較大個股的調整風險預計將顯著增加,而滯漲優質股有望迎來上行。
新興産業仍是配置主流
中國證券報:此前市場風格整體偏向小盤成長股,這種風格是否會發生改變?在具體品種上,投資者應該如何操作?
周旭: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漲幅高達116%,上證指數漲幅35%左右,創業板成長股的龍頭效應非常明顯,儘管上周滬指在降杠桿效應影響下大幅調整,但創業板指卻逆市上揚,這周的加速上漲也進一步強化成長股邏輯。事實上,每一次市場風格的變化必然伴隨一波中級調整,中級調整的大體範疇是20%左右的調整幅度,或以時間換空間有2-3個月的調整時間。目前來看,上周的滬指調整更多只是技術性調整,而技術性調整又為後續進一步震蕩上行夯實步伐,在目前這個位置,滬指調整空間非常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封堵了創業板指的下跌空間。因此,在選擇具體品種時,仍應遵循改革與創新主線,著重挖掘漲幅相對較少品種的機會,如軍工、工業4.0、能源網際網路、新能源等一些相對滯漲個股機會,或者一些調整相對充分的創業板個股以及次新股中換手充分、調整到位的個股。
傅子恒:獨寵小盤的風格特徵正在受到監管關注,這是市場短線波動風險的主動誘因。我們説創新需要股市的“創造性泡沫”培植環境,但過度泡沫將會帶來資本市場的畸形繁榮,造成社會資源錯配,並不利於實體經濟創業。當前的問題是市場節奏過快,我們預計未來創業板走勢將會發生改變,建議回避此類個股。
陳建華:本週市場風格明顯偏向中小市值個股,短期這種風格預計仍將延續。首先從宏觀環境看,經濟數據普遍低於預期,國內實體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經濟疲弱將對週期權重的上行形成明顯制約。其次就市場本身來看,監管機構推動的股市“去杠桿”對權重板塊的影響更大,未來一段時間預計同樣將面臨上行乏力的局面。在權重板塊短期缺乏明顯催化劑、而場內資金依然寬鬆,投資者做多意願猶存的情況下,中小市值個股將依然是最佳配置對象。
我們認為投資者仍應當以中小市值個股為主,但更多的關注滯漲優質成長股的機會,對前期漲幅過大個股需防範其短期回調風險。具體而言,後期建議重點關注文化傳媒、電子以及節能環保板塊內優質成長股機會,對於傳統行業,則建議以主題投資為主,同時亦可適當把握基本面有改善預期滯漲板塊的補漲機會,重點推薦新能源汽車以及地産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