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能源消費結構將迎重大變革

  • 發佈時間:2015-05-15 15:30:5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榮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石油鑽井機活躍口數在5月2日當周減少24口,雖為4月初以來最小單周降幅,但為連續第21周下降,至679口,創2010年9月份以來新低,同比減少848口。

  與此同時,美國天然氣鑽井機活躍口數減少3口至222口。這樣一來,美國當周總鑽井機活躍口數減少27口至905口。

  有分析人士表明,最近的鑽井下滑放緩可能只是暫時的。自去年10月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下滑已促使美國能源公司減少了逾一半的石油鑽井平臺。

  油價即將觸底反彈

  相關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美國石油鑽井平臺數量達到1609的峰值以來,美國能源公司紛紛削減石油鑽井平臺數量,並大量裁員,以應對自去年夏季以來約60%的油價跌幅。

  在經歷了自去年10月以來的急劇減少之後,美國石油鑽井數量已減少至專家們認為的一個關鍵水準,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促使産出減少,並提升價格,甚至促使石油公司重新增加鑽井數量。

  在中國社科院世界能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小傑看來,本輪國際油價大幅波動是國際石油供需關係失衡的反映,更是全球石油需求轉型、東移,供應多元和多中心化,以及美國對國際能源市場影響力增強的直接結果,預示著國際油氣競爭新階段和遊戲新規則的開始。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從歷史來看,美國石油鑽井數量傾向於在油價見底4個月之後見底。油價大致的底部出現在1月份,意味著美國石油鑽井數量可能在5月份開始回升。

  另外,該報告還表明,無論是油價還是石油鑽井數量,從頂部到底部運作時間的中位值是8個月,而美國石油鑽井數量的頂部出現在2014年10月份,因此也預示著5~6月可能是見底時間。

  高盛預計,美國石油産出可能會在2015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之間下滑,但即便是在那樣的情況之下,第四季度的石油産出恐怕仍然會較2014年同期高出20萬桶/日,那樣的産出水準還不包括積壓的未竣工鑽井,石油生産商可能會通過相關的鑽井平臺向美國輸油系統注入石油。

  高盛指出,隨著美國未竣工油井數目的急劇下滑,恐怕美國石油産出會在2015年後期乃至2016年走高。

  需求趨穩伴隨轉型再加速

  據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世界能源中國展望(2014~2015)》顯示,從中長期看,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相對平穩。2025年~2030年,通過經濟結構轉型和政策引導,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長率將由目前的2%降至1%。歐洲、北美、日本和南韓的能源需求趨於穩定或下降;今後幾年新增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地區)、非洲、西亞和拉美地區。到2030年,印度、東南亞和西亞地區將成為全球能源需求的新引擎。

  中國中化集團原總地質師曾興球認為,能源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技術革命,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是技術升級。新技術決定新階段、新技術創造新格局,未來能源市場如何發展是由新技術決定的。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全球煤炭需求佔比將由2012年的29%下降到2030年的26%,石油需求佔比由2012年的31%下降到2030年的28%,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合計比重將從2012年近40%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46%,基本與煤炭和石油合計比肩。這一趨勢預示2030年將迎來一場影響巨大的全球能源消費結構的優化過程,是對各國能源轉型政策的清晰體現。報告認為,基於中國新能源政策的調整趨勢,2015年年底舉行的巴黎氣候變化峰會如能達成全球性承諾,這一轉型勢必將加速。

  針對國際油價市場,徐小傑指出,在2020年前後,美國石油進口銳減,天然氣及煤炭出口增長在未來的新格局中,中東地區的沙特和伊拉克、“新中東”地區的美國和加拿大、中東以外的俄羅斯、中亞國家和“需求中東”的中國與印度之間的能源競爭關係將成為2015年低油價市場和世界能源發展的新常態。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弱,預計平均維持在每桶60美元~70美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