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名人書畫到手≠投資回報穩拿

  • 發佈時間:2015-05-13 06:29:43  來源:大連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沈璇 徐鵬雲

  上期,“佳畫壹號店”藝術委員李呈修、李學偉、石峰、王嵬四位老師及作品與大家見面,四位老師的精彩觀點讓廣大書畫愛好者和收藏投資者受益匪淺。今天我們走進“佳畫壹號店”藝術委員常慶利、韓高路。兩位老師擅長的畫種雖有不同,但在繪畫創作和收藏投資經驗上卻有相似的心得和見解。他們認為,書畫創作要傳承但更要創新,這樣的藝術作品才更具價值,也恰恰是藏友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創新求變,傳情達意

  才是繪畫創作應該追求的

  本期為大家介紹的兩位藝術委員——常慶利、韓高路。雖然一位擅長國畫,一位擅長油畫,但二位在書畫創作中的心得卻有共性:不能只埋頭創作,要有思考、有創新,要有個人的情感表達及時代精神的體現。

  常慶利認為,作畫應有一定的法則,才不失人們觀賞的標準和範圍。但又不能泥古不化,要有自己獨有的風格,做到“師古人之跡,更要師古人之心”。通過我用我法,追求創新求變,從而達到古今通變。同時,作畫應有感而發,在表現技術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表達心靈感受,從而傳達出每幅畫獨有的情愫。正所謂,“畫為心跡”。觀者要能見其畫曉其境,知其情。因此,不論在常慶利筆下的是花鳥、人物,還是田園風情,無一不透露著對於自然美和人性美的癡迷和感悟,給人以豁然開朗的感受。

  在韓高路看來,藝術是手工藝的一種,是個慢工夫,不能急於求成。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要潛心、紮實。應向農民耕種那樣,要有一定多的工作量,才能有一分的耕耘便有一分的收穫,才會有個好“收成”。同時,也要潛心思考,不能一味地埋頭苦幹。藝術作品,既要體現時代精神,又不能隨波逐流、跟風趕潮;既要關注藝術本體,也不可忽視對生活、人生的感悟和表達。

  高度決定視野,修養擇取藏品

  切忌緊盯畫家名氣

  身為知名畫家的常慶利、韓高路對日益熱鬧的書畫收藏市場也有自己的看法。兩位老師認為,書畫收藏日益活躍,越來越多的人在欣賞書畫的同時更是把書畫當作是一種保值、增值的投資方式。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喜歡書畫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懂畫的人卻並不多。很多收藏投資者特別是初涉書畫領域的投資者,在面對眾多書畫作品時,並不能很好地擇取。因此,兩位老師建議廣大書畫收藏投資者:高度決定視野,修養擇取藏品。

  首先,對藝術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書畫鑒賞的常識。其次,針對不同類別的書畫作品,要了解不同的鑒賞準則。以國畫為例:山水畫,重在意境,主要觀其筆墨是否展現出了自然之美;人物畫,重在傳神,作者是否表現出了畫中人物的獨有性情;花鳥畫,重在傳情,一幅好的作品應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之感。最後,書畫收藏要理性、慎重,不能只看名頭。不要總以為只要買下名人書畫,就能取得較大的投資回報。要知道,有名氣的畫家創作的不全是好畫,無名氣畫家也不乏佳作。書畫收藏要專注于作品本身,多做縱、橫的比較。縱向主要是從歷史脈絡上看,一幅佳作都遵循一定的文脈傳承,飽含著文化內涵和哲學思想;橫向來説,就是指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是否推陳出新、風格獨特。

  最後,兩位老師建議書畫愛好者:書畫鑒賞、收藏的途徑多種多樣,觀看展覽便是當下鑒賞書畫的最好方式和途徑。通過觀展可以比較畫家們誰的作品構圖、筆墨、色彩……更好些,誰的思想、意境又更為深遠,從而擇取到更具價值和升值潛力的作品。如此這般,多學、多見、多品,逐步積累經驗,潛移默化之中,眼力自然會有所提升。

  ■相關連結

  常慶利

  1968年生於遼寧莊河。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遼寧省工筆畫學會副會長、遼寧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大連市文廣局創作室副主任、大連市政協委員、大連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大連市十大傑出青年、碩士研究生導師。

  韓高路

  1965年生於黑龍江。1993年魯迅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壁畫學會會員、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全國委員、遼寧省政協委員、遼寧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遼寧美術家協會藝委會委員、大連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大連市粉彩畫學會會長、遼寧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及碩士研究生導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