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愛:打贏動物疾控的戰“疫”
- 發佈時間:2015-05-13 01:32:2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工作狂”“拼命三郎”
“空中飛人”“女強人”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中國畜牧行業先進工作者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全國三八紅旗手
陽光透過鬱鬱蔥蔥的枝葉,落在華南農業大學的教室,學生們專心聽著陳瑞愛授課;這灑向南粵大地的陽光,在23年前見證了她背起行囊離開城市,紮根農村投身禽類防疫的成長足跡。
在一個叫“新興”的地方,陳瑞愛興起了她的事業;在一片叫“大旺”的高新區,她將我國動物疾病防控的事業越做越旺。從主持國家火炬計劃、863計劃項目,到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裏成果不斷;從浸泡在農村的技術員,到大學教授、公司總裁和全國人大代表,陳瑞愛不斷豐富著自己的傳奇人生,前路也越伸越遠。
基層歲月:騎摩托穿山越嶺的女大學生
記者見到陳瑞愛是在日前舉行的“新常態下畜牧業發展論壇”上。
“學生很喜歡聽我講課,因為不枯燥、能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這得益於她的另一重身份——廣東大華農動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二十多年的科研經歷,為她的教學生涯注入了許多實踐心得,也積累了很多基層科研經驗,在講課和指導學生開展實踐的時候,就有更多的實際案例和實操性指導。她的基層科研經驗始於一名普通的技術員。
到大城市工作生活還是絕大多數大學生首選的年代,陳瑞愛卻選擇了一條鄉村之路。
1992年陳瑞愛大學畢業,放棄留校任教和廣州機關單位的工作機會,回到粵西山區,在一個離新興縣城十多公里的小農場當起了技術員,成為這裡的第一個技術人員。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戶養殖過程中遇到的疫病防控問題,積累更多的資料與實例,陳瑞愛或騎自行車翻山越嶺,或駕摩托車穿村過寨,足跡幾乎遍佈了家鄉的157個村莊。不論烈日炎炎的三伏大暑,也不論北風呼呼的數九寒冬,她白天下鄉去作調查研究,到農家給雞診病,開處方;晚上則將死雞帶回實驗室做臨床解剖和實驗室診斷。
“基層科研單調、艱苦、枯燥,天天與雞、豬打交道。農民兄弟沒什麼文化,要用很通俗的語言跟他們解釋雞豬為什麼會生病,要説服他們改變傳統的養殖方式,用科學的新技術去養殖,工作量非常大。”在基層跟蹤養殖疫病防控一段時間後,陳瑞愛發現必須建立一套家禽生産生物安全體系,用規模化、標準化的管理,提高畜禽規模化養殖的疫病防控能力。為了建立這套體系,她先後用了6年時間駐紮在養殖場潛心鑽研。
終於在2001年,她在國內首先提出了《家禽生物安全系統的建立與推廣應用》技術,獲得了“九五”國家攻關計劃優秀成果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同時在全國推廣應用。
2002年,國家農業部正式批准民營企業進入獸用生物製品行業時,陳瑞愛組織團隊迅速到肇慶大旺高新區拓荒建廠,建成大華農公司第一個疫苗GMP車間,在那裏邁出了疫病防控事業的第一步。
禽流感、豬藍耳病:兩次漂亮的戰役
“我們是第一個成功研製禽流感疫苗的民營企業。”陳瑞愛回憶道,那時大旺正處於起步階段,園區一片荒涼,建設配套資源極度匱乏,公司籌建工作舉步維艱,困難重重。
由於公司剛剛創立,研發團隊力量還比較薄弱,科研設施也比較簡單,剛開始生産時,因為工藝不成熟,導致多批産品報廢。在感到心疼的同時,她和公司團隊堅持向科研機構、學校等單位學習,不斷完善、創新生産工藝,迅速成長起來。
2004年,禽流感疫情在中韓等亞洲國家肆虐,近千萬隻活家禽被迫撲殺。這對於整個養雞業來説,是一個巨大挑戰。然而,陳瑞愛在挑戰面前又一次敏銳地感覺到機遇來了。為儘快控制禽流感疫情,農業部指定大華農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定點生産企業。接到這一重要使命後,陳瑞愛和團隊以高度的責任感,加班加點提供了優質禽流感疫苗近60億羽份,使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全國最大的肉雞養殖基地溫氏集團當時存欄8000萬隻雞,依靠疫苗免疫接種,創造了沒有發生一例禽流感的奇跡。當年,陳瑞愛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廣東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先進工作者”。
另一次考驗是在2006年入夏,當時豬藍耳病席捲全國,養豬業遭受重挫。陳瑞愛再次臨危受命,負責疫苗的研製和生産。僅用了80天的時間,他們就完成了疫苗生産從種毒引進到成品出廠的全部工序,為國家農業部提供優質藍耳病疫苗8000萬頭份,供應了全國15個省份的防疫用苗,為我國養豬業挽救了一大筆損失。
這兩次漂亮的戰役,使得陳瑞愛和大華農成為了動物疾病防控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2013年,大華農還承擔建設了“農業部動物疫病防控生物技術與製品創制重點實驗室”。
從事科技工作23年的時間裏,陳瑞愛也始終堅持抓一線科研,為畜禽規模化養殖動物疫病防控解決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她先後主持863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國家農轉資金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等省級以上科研課題二十多項,發表論文近百篇;在她的帶領下,許多産品在行業批量生産中的重大技術難題被解決,先後有3項成果獲國家級獎勵,7項成果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並取得19項新獸藥證書,58項專利等一大批科研成果,這些成果轉化産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人大代表:一份閃亮且沉甸甸的責任
“當人大代表,就要根植於人民群眾之中,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切實體民情察民意,當好人民的代言人,為群眾辦實事。”作為第十一屆、第十二屆連任的全國人大代表,陳瑞愛儘管工作繁忙,但她仍然用心履行代表職責,積極建言獻策。連續履職多年來,陳瑞愛參加全國人代會,參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專利法執法檢查、大氣污染調研、反恐專題調研、司法改革調研、全國人大代表學習班,多次列席常委會會議,僅2014年全年就提出了建議和議案32件。
陳瑞愛告訴記者,她常常犧牲節假日,到各地一線開展調研。如近兩年發生的H7N9禽流感事件,讓家禽養殖業遭受巨大損失。“當時,很多養殖企業的老闆、普通的養殖戶找到我,希望我向國家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讓畜牧業得以可持續健康發展。”
肩負這份責任和使命,陳瑞愛多次親自到廣州、佛山等多個農貿市場和養殖場走訪、調研,邀請專門研究機構進行科學分析,先後形成關於更改“H7N9禽流感”病毒名、推行活禽定點屠宰管理、加快“廣東省活禽經營管理辦法”立法等建議,得到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廣東省食安辦等相關部門和業界同行的認可,也為有效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解決公共衛生問題和家禽的發展問題起到了助推作用。
2014年7月,陳瑞愛參加第二期全國人大代表學習(研討)班,與全國各地調研團成員共赴河北省唐山等地進行為期4天的實地調研;2014年8月、12月又分別參加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反恐專題調研和司法體制改革調研。每一次調研,都是她對所關注的問題的一次深入剖析,也是她為提出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議案和建議所做的功課。
“很多人會覺得我身兼數職會不會顧此失彼,其實不然,只要處理好這三者的關係和時間,就會形成一個相輔相成、促進推動的良性迴圈。”教授、總裁、科研人員,陳瑞愛在三種角色轉机換得遊刃有餘。可打拼事業難免需要“代價”,在有限的每天24小時裏,工作已佔去大半,但在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援下,她已將家庭和事業的關係處理得和睦而有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