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寫在我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災難中,生長智慧和力量

  • 發佈時間:2015-05-12 07: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晉 韓秉志 代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北川,曾獲APEC峰會代表讚嘆的羌繡繡娘一針一線繡出新生活;在汶川,映秀鎮從“傷情小鎮”變身為“溫情小鎮”;在蘆山,龍門鄉的孩子們有了新教室和科技館;在魯甸,小寨櫻桃文化旅遊節遊人如織;在西藏日喀則市、阿裏地區,156個安置點裏,63989名撤離轉移人員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北川、蘆山、魯甸、日喀則……這些牽動著億萬人民心靈的地方,見證著一個個眾志成城的奇跡。災難中挺立偉大的中國——從汶川、玉樹到蘆山、魯甸,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抗震救災精神歷經磨礪,一次次在山崩地裂的時刻凝聚“中國力量”。

  協調聯動——

  新體系凝聚各方力量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襲來,山河破碎,滿目瘡痍。在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鬥爭中,我們積累了應對突發事件、抗擊特大自然災害的寶貴經驗,也收穫了許多極其寶貴的啟示。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科學減災 依法應對”。7年來,我國防災減災、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風雨兼程,取得了新進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災害風險管理法律體系建設,形成了以制定修訂應急預案、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制機制和法制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防災救災與應急管理的國家管理體系。”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表示,《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與適應國家評估報告》顯示,我國應對極端事件和管理災害風險的經濟社會效益日益顯著。“近年來,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災害風險管理體系,防災減災能力全面提升,災害監測預測水準不斷提高,應對極端事件和災害成效顯著。從風險防範、監測預警,到處置救援、恢復重建,形成了一套世界上較為完善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

  國家減災委員會由國務院辦公廳、公安部、民政部、交通運輸部、衛生計生委等35個部門組成。重大災情發生後,各方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按照級別,統一調度,協調聯動。在救災現場,統一指揮調度,各方救援力量快速行動,協同合作。

  在雪域高原,時間記錄著“中國速度”。尼泊爾強震後3分鐘,日喀則軍分區官兵聞令而動,組成第一梯隊,就地就近展開救災。武警兩個中隊官兵迅速在縣城排查、搜尋;震後20分鐘,武警交通四支隊救援人員從薩嘎縣奔赴災區。西藏軍區成立“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同時,武警西藏總隊啟動應急預案……西藏自治區政府應急辦副主任黃勇説,強震發生後,應急辦與地震局、各級應急辦取得聯繫,了解災情及時向黨委、政府領導彙報。西藏第一時間成立了災害應急領導小組,安排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並啟動二級應急響應。

  尼泊爾8.1級強震發生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面對海拔最高、歷史罕見的地震災情和極其惡劣的救援條件,黨政軍警民協調聯動、形成合力,紮實有序地開展抗震救災工作,體現了我國在應急管理體系取得的經驗和成就。

  記者多次深入災區採訪,從汶川、蘆山到魯甸、日喀則,一個鮮明的感受是,救災越來越迅速、有序、有力。消防官兵、部隊、醫護人員、志願者……不同的群體在災區各盡其責,救災力量很快覆蓋到山村。在搶險救援、過渡安置、災後重建的不同階段,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會組織等形成合力,確保受災群眾儘早恢復正常生活。

  防災減災——

  新挑戰提升應急能力

  在防災方面每增加1美元投入,就將使災害損失減少7美元,這是世界公認的數據。7年來,各級政府加大投入,應急管理能力、百姓的防災減災意識不斷增強。

  “應急管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不斷做好準備。因此,必須加強以風險治理為核心的應急管理基礎能力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突發事件的防範能力。”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説。

  高科技裝備正迅速改變中國抗震救災能力。無人機對災區全貌及救援實況進行俯瞰拍攝,北斗衛星、偵察直升機等構成高空、中空、低空全覆蓋的情報資訊網,“凈化水質的移動水廠”等迅速進入災區……

  “我最關注如何把國家的科技成果運用到基層去。汶川特大地震時,這項工作尚屬探索階段,現在已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副主任范一大説,“尼泊爾強震發生後,我們從技術鏈條上梳理,第一時間啟動了國際、國內衛星航空數據獲取機制,這是調動技術資源的過程。數據庫對災害進行快速評估。”

  “這裡是國家應急廣播蘆山抗震救災應急電臺”,在蘆山地震災區,記者第一次聽到國家應急廣播的聲音。酷熱的帳篷裏,主持人每天定時播音,播報當地的權威資訊、行動指導、科普知識,為災區群眾提供溝通平臺和心理撫慰。

  “蘆山地震中,國家應急廣播體系第一次實際運作,播出的內容都是災區本地的。國家應急廣播體系是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中承擔應急資訊預警、發佈的重要職責。”國家應急廣播中心主任助理溫秋陽説,目前,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已被納入“十二五”規劃文化事業重點工程。

  建設緊急避險場所,組織緊急疏散演練,開展安全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印製科普圖書、挂圖,加大宣傳力度……7年來,群眾防災減災意識不斷提升。

  日喀則市樟木鎮依山而建,雨季來臨時,極易發生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旦增是今年新當選的樟木鎮樟木居委會主任,從2008年起,他就擔任了鎮裏的地質災害檢測員。在樟木鎮,國土部門設立了地質災害監測站,旦增主要負責監測設備正常運轉。樟木鎮、居委會、國土部門每年都要與群眾簽訂防治地質災害協議,併發放防災減災“明白卡”,卡裏明確標識安置點和疏散路線。

  剛從西藏返京的中國扶貧基金會中扶人道救援隊隊長楊艷武説,5年來,他們在社區、家庭、學校、商場進行防災避險培訓,覆蓋1000所學校、各類人群50萬人次以上。

  走出國門——

  新經驗引發世界關注

  “汶川特大地震後,我國的應急體系建設提速,發生了一些變化。”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顧林生説,汶川特大地震是對我國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的檢驗,到蘆山地震時,啟動應急預案已成為一種習慣,應災快速有序;隨著災情變化,有關部門隨之更改響應級別,機制運作更加靈活;一旦發生災害,多元化的救援隊伍馬上出動,民間組織積極參與救災;在應急平臺建設上,中央、地方政府搭建了平臺,實現了聯網對接,市縣一級還建立了備災平臺……

  多次參與災區救援的北京綠舟應急救援促進中心辦公室主任李峰説,“2008年是中國應急志願者元年,隨後,應急救援志願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從單打獨鬥到抱團取暖,志願者越來越專業化。”

  尼泊爾8.1級強震發生後,我國迅速派出力量,緊急馳援。除政府和軍方外,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扶貧基金會、藍天救援隊等紛赴災區,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行動贏得盛讚。這是我國社會組織第一次參與境外救災,將在我國防災減災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黨中央高度重視應急能力建設,把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納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實行一票否決制,我國應急管理能力顯著提升。”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童星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從社會變遷看,我們從應急應災逐漸轉向備災防災;從治理結構看,從政府在救災中發揮主要作用逐漸轉向政府、社會、市場力量共同參與;從政府體系內部看,汶川地震救災主要靠中央政府指揮,到蘆山地震時逐漸轉為地方政府負責;從政策體系看,從主要靠制定預案轉向依靠法律法規。”

  汶川特大地震救援重建中,我國的制度協同整合、整合創新的優勢創造了奇跡。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國減災署合作項目總監沈文偉説,“國際上對中國面對巨災快速動員、對口援助、迅速重建感到驚嘆。”

  山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商志曉認為,我國防災減災取得的成就彰顯了制度優勢。“我們制度的優勢體現在具有強大的動員能力,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應對巨大的挑戰和考驗。”(經濟日報記者 王 晉 韓秉志 代 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