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半年來三次降息 滬指漲幅超七成

  • 發佈時間:2015-05-12 02:32:3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11日,受降息和打新資金回流利好影響,滬指出現超百點暴力反彈,最終站上4300點上方,創業板大漲近6%創歷史新高,個股再現集體漲停潮。自去年11月底以來,經歷了三次降息,滬指從2532點,上漲到昨日的4333點,漲幅超70%。

  地産、汽車板塊積極回應

  短短半年時間裏,央行三度降息,兩度降準。2014年11月22日的降息,以券商股為首的藍籌股拉開了這一輪牛市序幕;2015年3月1日的降息,在央企合併重組的概念帶領下大盤再次上攻。昨日,從市場的表現來看,市場對於降息再次予以積極回應。利率敏感的行業如房地産、汽車板塊出現了大幅上漲。個股更是精彩紛呈,賺錢效應明顯,有近300隻個股漲停,下跌個股僅13隻。

  截至收盤,滬指報4333點,上漲3.04%,深成指報14944點,漲幅3.2%,創業板指報3146.83,大漲5.83%。兩市共成交14137億元,重回萬億水準。自去年11月降息以來,經歷了三次降息,滬指從2532點,上漲到昨日的4333點,漲幅超70%。

  不過,題材股表現要遠強于金融、基建等權重股,網際網路、國産軟體、電腦集體爆發。市場分析人士稱,從這個盤面來看,反映出資金的謹慎情緒,由於上周管理層對於快牛的擔憂引髮指數的調整,而題材股的大漲並不會迎來指數的暴漲。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此次降息不是終點,未來降息和降準會交替進行,基準存款利率至少要降到2%,因此不要低估累積效應,未來兩個季度經濟企穩回升可期。

  不過,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認為,不必過於放大降息的利好,本次降息有利於緩解前期市場的調整進程,但由於資本市場控杠桿、擴新股,此次降息的短期價值大致不超過2%,市場仍將會維持震蕩態勢。

  “融資買股不用排隊了”

  上周,在“嚴控兩融”傳聞之下,A股兩融餘額再次出現下滑,兩市融資餘額由5月7日的1.9萬億降至1.88萬億。

  一位兩融投資者告訴記者,從最近兩天的兩融交易來看,自己所在券商的融資額度短缺的狀況明顯得到了緩解,而在今年以來,想要融資買股必須要排隊等額度,現在不用再排隊了。

  從今年以來兩融餘額的增長曲線來看,共有三次明顯的下滑。第一次出現在今年一月份,由於證監會規範券商兩融業務,導致了融資餘額增長在1月19日和2月2日出現短期的下滑,而隨之股指也出現了巨幅的波動。

  第二次出現在今年4月中旬,兩融餘額從4月16日的1.74萬億降至4月20日的1.72萬億。此次背景是由於兩新期指上市,A股連續暴漲之後,證監會提醒投資者應該理性。不過此次兩融餘額的下降並未引髮指數的深幅調整,滬指隨後迅速站上4500點。

  第三次兩融餘額下滑便是上周,融資餘額驟降2000多億。指數也在三天時間內跌幅近10%。一位私募人士稱,監管層對於兩融餘額已經表現了擔憂,對於兩融的監管也將更為嚴格,因此兩融繼續再大幅攀升概率不大,這將導致此次A股反彈力度有限。

  ■ 相關新聞

  部分基金否認收到

  創業板監管預警

  新京報訊 (記者郭永芳)5月11日,創業板以淩厲的攻勢首次突破3000點關口,攀上歷史新高,漲幅達5.83%。自牛市以來,創業板已連破數個關口,連創歷史紀錄。

  而上週末一則消息讓創業板投資者捏了一把汗。據彭博社5月9日消息,證監會近日向數家機構投資者口頭提示,注意控制創業板投資風險。其表示,證監會此舉目的之一是防止散戶投資者被誤導,盲目追高創業板。

  新京報記者5月11日致電10家市場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核實上述消息,被採訪的基金公司均明確表示未接到相關通知。其中,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等客服人員明確告訴記者:“沒有接到證監會任何的口頭以及文字方面關於控制創業板風險的提示。”

  為什麼會傳出上述消息,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機構部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募基金規模較大,而創業板公司流動股規模相對較小,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多只産品,或者多家基金的不同産品,即使分別配置非常小比例的資産規模,也容易形成完全控盤的格局。

  上述基金工作人員稱,舉一個例子,如果基金經理看好某個創業板的股票,配置幾個點,即使虧損了對於這只基金的收益造成的影響並不大,但是説不準就會有超額收益。“出現這樣的傳言,可能是當有基金經理連續拉升某只股票時,被監控系統監控到異常,監管層詢問這位基金經理的交易意圖,但是肯定不會出現直接下指令基金經理減倉和控制倉位,去控制基金經理的操作行為。”該基金工作人員説。

  ■ 分析

  “流動性寬鬆驅動股市走牛”

  據新華社電 經歷了5月以來的巨幅震蕩之後,A股迎來央行再度降息的消息。11日滬深股指高開高走,雙雙以3%以上的漲幅報收。

  專家認為,流動性逐步寬鬆是股市走“牛”的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伴隨股指攀上七年高位,以“高杠桿”為特徵的本輪牛市正面臨著諸多的考驗。

  5月10日晚間,央行宣佈自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至1.5倍。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一方面,降息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有利於房地産、汽車、基建、一般工業等利率敏感型行業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降息降低了股票的要求回報率,從而有利股價提升。

  回顧A股本輪行情,其發力時點恰是去年11月下旬央行時隔兩年半之後的首度降息。不過一些機構表示,伴隨流動性寬鬆持續,政策的短期利好效應正在逐步遞減。

  在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看來,多次降息雖然令貨幣市場利率大幅下行,但實體經濟“融資貴”的瓶頸並未能獲得有效紓解。加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過強、企業存量債務風險加大等因素,央行再度選擇降息這一傳統工具成為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A股從牛熊轉換到迎來“快牛”,流動性逐步寬鬆成為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

  管清友則表示,在去産能大週期下,無風險利率下降和信託、理財等債權類産品風險溢價上升並存,居民資産重配股票的趨勢依舊。而在積極支撐經濟上行的因素出現之前,市場對於流動性寬鬆的預期也不會改變。

  新京報記者 白金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