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帶一路構想對接自貿區戰略
- 發佈時間:2015-05-11 16:30:41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帶一路”構想與自貿區戰略有著緊密聯繫,加強彼此間的有機對接和戰略聯動是大勢所趨。具體而言,即在“一帶一路”的基礎上,加快構建面向亞歐的自貿區網路,促進雙邊/多邊自貿協定(FTA)談判,落實推動多/雙邊直接投資政策,最終實現建成“一帶一路”自貿區的戰略構想。
相得益彰
將“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自貿協定談判疊加構想的提出顯然有其需求的合理性。
中國東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曉靜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一方面,從國際角度看,世界經濟復蘇需要新動力,全球性産能過剩需要新需求,國際貿易投資規則重構需要第三級平衡,這些都需要中國提出新戰略;另一方面,從國內角度看,國內勞動密集型産業轉移,以及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都迫切需要中國提出新的開放戰略。
當然,“一帶一路”和自貿區戰略是有區別的。張曉靜指出,“一帶一路”是中國新世紀國際經濟合作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對中國“自貿區戰略”的擴展和延伸。自貿區主要通過各經濟體政府間簽訂協議來實現制度安排,而“一帶一路”則通過區內各經濟體政府間達成合作意願,依靠市場規則推動區內各經濟體的融合和一體化進展。
“一帶一路”和自貿區戰略的合力不容小覷。張曉靜認為,“一帶一路”與自貿區戰略相得益彰,二者的疊加可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一帶一路”戰略為中國對外開放構建了一個新的平臺,令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聯繫更為緊密,有利於中國與沿線國家深化雙邊區域經濟合作。而中國自貿區談判的推進也必然促進“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與便利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也持這一觀點,他將之稱為“命運共同體”。“中國不僅要幫助周邊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而且要通過貿易便利化機制來加強雙邊經濟聯繫,實現互聯互通。這些有助於中國與周邊國家進行全面和深度合作,並逐步形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互補互助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普遍處於上升期。數據顯示,沿線國家的人口總數與經濟總量分別佔全球的63%和29%,現有發展規模與未來潛力相當大。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往來不僅體現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上,在其他很多領域還將有深入的合作與共建。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楊盼盼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直言:“可以説,在實現國家間互聯互通和提升貿易投資往來上,自貿協定和自貿區是非常重要的途徑。‘一帶一路’和簽署自貿協定是相輔相成的進程,在中國的幫助下,沿線國家能夠更好地融合到價值鏈中去。”
楊盼盼指出,從投資角度來説,與其他方式相比,建立自貿區後投資的沉默成本更少,能夠為這些國家大量引入投資需求,包括建造廠房並推動製造業、深加工産業等行業的發展等。
從貿易角度而言,楊盼盼指出,自貿區是未來的大趨勢,國家間不僅能從關稅上實現利好,更關鍵的是與中國這個貿易大國的合作,必然帶動其國內的經濟發展。
事實上,“一帶一路”和沿線國家的自貿
區建設是更為深層
次的合作。除了政府、産
業、能源、投資、金融等方面
的合作外,更能夠進行人才、科
技、旅遊、文化傳媒等層次的合
作,可以説,凡是能夠促進沿線國家
經濟建設、文化繁榮、環境保護、社會
發展的一切因素和領域,都可以開展合作與共建。
張曉靜認為,過去20年,亞太地區多邊的、區域的、雙邊的合作機制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未來20年,“一帶一路”戰略將把亞太區域合作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促進亞太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