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明星牛市悲喜錄:趙薇炒股“賺”近29億

  • 發佈時間:2015-05-11 08:44:3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製圖/許英劍

  新一輪牛市來襲,參與本輪牛市的不光有在證券營業部門外排隊的“中國大媽”以及滿倉的90後,還有各路的明星。而趙薇無疑是明星炒股團中的大贏家,她甚至已經被媒體稱為“娛樂圈的巴菲特”,5月4日港交所披露數據顯示,趙薇夫婦減持阿裏影業,套現約8億元,凈賺4.71億元。而85.6萬元入股唐德影視的范冰冰,目前持股市值也已經超過6億元。相比之下,也有明星“錯失牛市”,比如孫儷“説好的”2億元説沒就沒了,楊冪的資本市場之旅也告吹,陳魯豫、周立波的股市“掘金計劃”也最終擱淺……幾家歡喜幾家愁,看明星如何經歷股市“過山車”。

  娛樂圈“巴菲特”趙薇炒股“賺”近29億

  入股阿裏影業,浮盈超22億,落袋凈利4.71億;77萬餘元入股唐德影視,已增值至1.54億

  説起娛樂圈明星中的投資達人,趙薇必定是其中之一。她甚至被媒體稱為“娛樂圈的巴菲特”。

  5月4日,港交所披露的資訊顯示,趙薇夫婦減持阿裏影業,套現約8億元,凈賺4.71億元。

  新京報記者根據趙薇炒股、買房等投資進行粗略的統計,其賬面身家超已50億元。若僅計算“炒股”,目前趙薇在多家上市公司的持股市值,合計約45.5億元,浮盈約24億元。加上已落袋的4.71億元,已“賺”近29億元。

  減持阿裏影業,套現約8億元

  4月的最後兩天,趙薇再次證明了自己就是“娛樂圈巴菲特”。

  4月29日和30日,趙薇夫婦分別減持了1.92億股、6400萬股的阿裏影業股票。粗略計算,此次趙薇夫婦套現約8億元,凈賺4.71億元。

  此次減持後,趙薇夫婦持股阿裏影業16.74億股,佔比7.96%,仍是阿裏影業的第二大股東。

  趙薇夫婦成為阿裏影業的第二大股東,源於2014年12月的一筆投資。當時,趙薇夫婦斥資3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4.8億元),入股阿裏影業,每股平均價格為1.6港元。

  當時,正值阿裏影業低迷的時期。隨後,形勢發生了改變。

  4月8日上午,阿裏影業公告稱,已接獲其控股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一項資産注入建議,雙方正在就一項有關可能由阿里巴巴集團注入若干特定的媒體和娛樂資産予阿裏影業的交易進行初步探討。阿里巴巴表示,可能注資交易將包含阿里巴巴集團的線上電影售票業務,以及為製作電影和其他媒體內容融資的平臺。

  與此同時,停牌兩周的阿裏影業4月8日正式復牌,其股價在復牌後的3日內漲幅達45.8%。

  這意味著,趙薇的投資大幅增值。不過,趙薇本人看上去對此非常淡定。在4月8日中午休市的時間,趙薇在微網志寫道“窗外安靜得像一座空城”,配圖則是她獨坐窗前。

  根據5月8日的收盤價,趙薇夫婦在阿裏影業的持股市值達55.07億港元。以1.6港元的成本價計算,其浮盈約28.2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65億元)。

  70余萬元入股,漲至1.54億元

  阿裏影業的投資,不是趙薇的首次“炒股”。

  早在2003年,趙薇就位列重慶路橋第五大股東,持有該公司股票23.95萬股,佔總股本的0.077%。隨後趙薇繼續增持,在2006年的三季報中,趙薇已增持至33.89萬股,佔比達0.11%,位列第六大股東。2006年年報中,趙薇的名字沒有出現。因為2006年報第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數高於趙薇原持股數,因此無從判斷趙薇是否在2006年四季度賣掉了所持股份。

  趙薇另外一筆為公眾所知的投資是唐德影視。

  2015年2月17日,趙薇和范冰冰一同前往深交所,為唐德影視上市敲鐘。唐德影視上市後,股價一路走高。

  招股書中顯示,趙薇及其哥哥趙健合計持有唐德影視股票約757.44萬股,其中趙薇持有近117萬股。

  按照5月8日的收盤價計算,趙薇所持117萬股公司股票的市值達到1.54億元。而在2011年4月,趙薇入股唐德影視僅投入了77.64萬元。

  算上阿裏影業的持股市值,趙薇夫婦名下的持股市值合計已達約45.5億元,浮盈約24億元,已落袋的凈利潤達4.71億元。

  投資億元房産,進軍葡萄酒業

  炒房是很多明星的理財手段,趙薇也不例外。

  在成都出席代言的某樓盤開盤儀式時,趙薇公開自己的投資心得:“我有一定經驗,就是看中地段,雖然好的地段會貴一點,但是你想把它賣掉的時候,就會有人排隊。”

  據公開報道,2006年趙薇豪擲2000萬,購買了上海“瀘平青”別墅圈的房産,據稱該樓盤位於虹橋機場附近升值潛力巨大。此外,趙薇在北京順義購買了多處別墅、公寓,合計投資約5000萬元。2009年與黃有龍結婚後,趙薇在海外及香港購置多處房産,總價值過億元。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趙薇作為娛樂圈的明星,對於高凈值群體的住房需求和投資需求有更直接的感觸。

  除了炒股、炒樓,趙薇還有開珠寶店、買酒莊等投資。

  趙薇在新加坡開設了一家依萊斯珠寶店,公開資訊中沒有提到具體投資金額。

  趙薇也是亞洲第一個進軍歐洲葡萄酒業的明星。2011年11月,趙薇夫婦收購了法國一家酒莊,交易價格超4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780萬元)。

  對於自己的投資,趙薇不願多談。

  4月10日,當媒體問及趙薇身家暴漲一事時,被趙薇立即打斷,“不談與電視劇無關的話題。”

  新京報記者致電趙薇經紀人,對方表示,對於趙薇私人投資不便評論也不清楚。

  趙薇的財經朋友圈:馬雲是密友

  趙薇在娛樂圈內交際廣泛,在財經圈內同樣如此。她與馬雲、任志強等私交甚密。母親節時,趙薇也曾在微網志曬出與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夫人林寧的親密合影。

  2009年黃有龍和趙薇結婚。對於黃有龍具體身家資産,並沒有公開的數據。

  2014年6月5日,恒大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宣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時,黃有龍曾現身發佈會現場,為馬雲助陣;6月8日,馬雲出現在趙薇公公80大壽宴會上;6月17日,馬雲安排中國企業家與比爾·蓋茨吃飯,黃有龍也出現在飯局中;趙薇還曾和馬雲一起拜訪過“氣功大師”王林,在微網志上分享過與馬雲一起揮毫潑墨的照片,互動頻繁。

  趙薇在談到阿裏影業時表示,在影視方面馬雲曾與其交流過對影視行業以及電影未來的看法。趙薇説,“與馬雲搭戲一定非常刺激。”

  阿裏影業更名後,其投資發行的第一部影片便是由陳可辛導演、趙薇主演的《親愛的》。記者 郭永芳

  

  范冰冰:不足百萬投資增值1.6億

  85.6萬元入股唐德影視,目前持股市值已超1.6億元;《武媚娘傳奇》有望為唐德影視帶來4億營收

  截至上週五收盤,唐德影視股價131元,范冰冰作為第十大股東持股129萬股,這些股票的價值超過1.6億元。

  並非每位明星都像范冰冰一般幸運。

  唐德影視是2014年唯一一家成功獲批IPO的影視製作公司,同類公司當中,能量影視IPO被證監會否決,新麗傳媒、幸福藍海仍在IPO“排隊”。

  大牛市之下,上市公司唐德影視的股價也出現了一輪又一輪的暴漲,這讓唐德影視第十大股東范冰冰的身價水漲船高。

  投資成本85.6萬元

  如今價值1.6億元的股票,當初范冰冰的投資成本僅為85.6萬元。

  招股書顯示,范冰冰是2011年4月投資唐德影視的,當時認繳新增註冊資本85.6萬元。與她同時投資唐德影視的還有趙薇,認繳註冊資本77.64萬元。此外,演員張豐毅、霍建起,編劇盛和煜也都獲得了入股機會,分別出資37.83萬元、29.86萬元、9.95萬元。

  2014年12月31日傍晚,證監會宣佈發審委會議的審核結果,唐德影視獲得首發通過,這讓唐德成為2014年唯一一家IPO成功的影視公司。就在這個消息傳出之前不久,能量影視的IPO就被證監會否決。

  2015年2月17日,范冰冰和趙薇手牽手出現在深交所,為唐德影視敲響上市鐘,因為明星的到來,深交所特意安排唐德影視第一家敲鐘,“小燕子”和“金鎖”成為不少財經媒體的“頭條”。

  入股背後:唐德的“搖錢樹”

  在入股唐德影視背後,范冰冰將自己的電視劇獨家代理給到了這家公司。

  招股書顯示,在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這段時間內,范冰冰若要參演電視劇,必須經過唐德影視同意,並由唐德影視或其關聯方對該劇進行投資,范冰冰參演電視劇獲得的收入,唐德影視還要提取10%作為演藝經紀代理費。在電影和廣告方面,范冰冰還與唐德影視簽訂了非獨家代理協議。

  與范冰冰類似,趙薇也將相同時間段的電視劇獨家代理和電影、廣告非獨家代理給到了唐德。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4月,正是范冰冰和趙薇入股唐德影視的時間點。

  根據招股書的披露,從2011年到2013年,唐德影視就從范冰冰的廣告代言和參演影視劇的片酬中提取了數百萬元的經紀收入。這讓一些媒體將范冰冰稱為唐德影視的“搖錢樹”。

  單單是2011年范冰冰代言宜興蘇寧環球房地産,就讓唐德影視獲利300萬元經紀收入,類似的代言還包括太極阿膠(139萬元)、阿迪達斯(52萬元)、愛瑪電動車(161萬元)、科曼維斯凱服飾(117萬元)、凱盛家紡(126萬元)。

  范冰冰出演電影《二次曝光》,也讓唐德獲得了40萬元的經紀收入。

  唐德影視通過范冰冰獲取的最大一筆盈利,應該來自今年年初的熱播劇《武媚娘傳奇》。

  這部長達82集的電視劇,被唐德影視以單集250萬元的價格將首輪衛視播映權賣給了湖南廣電,這一筆合同金額就超過2億元。

  在湖南衛視首輪播出後,後續該劇又在浙江衛視、河南衛視、廣西衛視進行了二輪、三輪播出,樂視網還購買了《武媚娘傳奇》的網路獨家版權。有業內人士估計,《武媚娘傳奇》最終可能會給唐德影視帶來近4億的營收。記者 鄭道森

  

  

  張國立、馮小剛背靠華誼收穫過億

  張國立今年一季度約可套現5000萬元;馮小剛套現超2億元,納稅4000萬

  今年4月底,華誼兄弟公佈了2015年一季報,與2014年年報相比,張國立控股的公司弘立星恒退出了華誼兄弟前十大股東的行列。

  弘立星恒曾是華誼兄弟的第九大股東,持股532萬股,佔華誼兄弟的0.43%。

  張國立不是華誼兄弟締造的第一個億萬身價的明星。早在2014年華誼兄弟20週年的年會上,徐帆就曾透露,馮小剛減持華誼兄弟的股票套現了2億多元,光納稅就4000多萬。

  張國立賣股“賣早了”

  華誼兄弟收購張國立的公司是在2013年,當時影視並購並非資本市場的“大熱門”。

  2013年9月2日,華誼兄弟宣佈以2.52億元股權轉讓價款收購弘立星恒和嘉木文化合計持有的浙江常升70%的股權,收購完成後,華誼兄弟持有浙江常升70%的股權。

  按照當時的交易結構,華誼兄弟向張國立的公司支付1億現金,外加1.52億的股票。

  截至當年12月5日,張國立控股的弘立星恒公司已經將浙江華誼支付的股權轉讓款全部在二級市場上購買華誼兄弟股票,並且同意將該股票鎖定3年,每年只有不超過1/3數量的股票可以解除限售。

  根據公告,張國立控股的南京弘立星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此次購買了華誼兄弟532.44萬股,也就是説,張國立的持股成本為28.55元/股。

  從2013年12月,一直到2014年年底,弘立星恒持有的股票數量一直都是532.44萬股,位列華誼兄弟第9大股東,但2015年一季報顯示,弘立星恒退出了前十大股東的行列,具體的減持幅度不得而知。

  悸塹膠肓⑿嗆愕某止扇雜性355萬股處於限售狀態。今年一季度的減持最多只有約177萬股,根據一季度28元左右的平均股價,大約能套現5000萬元。

  從股價走勢上來看,由於華誼兄弟近期股價不斷攀升,弘立星恒的減持並不划算。根據上週五收盤時華誼兄弟的股價37.9元來計算,弘立星恒的177萬限售股,價值約6700萬元。也就是説,張國立“少賺了”1700萬元。弘立星恒手中仍持有355萬股,目前價值約1.3億元。

  馮小剛成中國導演“首富”

  華誼兄弟的股票還曾讓馮小剛等多位明星、導演獲得不錯的收益。

  早在華誼兄弟上市之前,馮小剛就曾持有288萬股,佔華誼兄弟的2.29%。2009年10月30日,華誼兄弟上市第一天,“明星股東”馮小剛身價超過兩億,當天,著名導演馮小剛和華誼兄弟執行總裁王中磊肩並肩站在一起,面對著顯示屏上節節高升的股價,笑得合不攏嘴。這一場景被攝影記者捕捉到,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經典一幕。

  2014年華誼20週年的活動上,馮小剛的妻子徐帆透露,馮小剛持有的華誼兄弟股票已套現2億多元,成為中國導演第一個賺到2億元的人,納稅達到了4000萬元。

  在馮小剛之外,華誼兄弟的上市,也讓張紀中、黃曉明、李冰冰等十多位導演和明星成為“明星股東”。

  其中,黃曉明2008年入股時的價格是每股3元,一共購入了180萬股,出資540萬元。張涵予、羅海瓊等一眾明星也于華誼兄弟第二次增資擴股時以每股3元的成本價入股。華誼兄弟上市首日,收盤價為70.81元,明星股東所持有的股份價值暴增。記者 鄭道森

  

  孫儷“説好的”2億元沒了

  若海潤影視借殼★ST申科成功,孫儷持有海潤影視2.61%的股權價值將達2億元

  “抱錯大腿”

  孫儷手中持有的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簡稱“海潤影視”)股票,要想在二級市場變現,又得再等等了。

  5月7日晚間,★ST申科(002633)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重大資産重組事項的議案,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簡稱“海潤影視”)借殼★ST申科最終以失敗告終。

  早在4月29日晚間,★ST申科就曾發佈公告,宣告重組失敗。由於海潤影視股東中有影星孫儷的身影,上述重組事項一直備受矚目,如果海潤影視能夠借殼成功,孫儷持有的海潤影視的股權價值將達2億元。

  孫儷2億元財富暫落空

  4月29日和5月7日,影視明星孫儷成為財經媒體關注的重點,不過,這對當事人而言,不是什麼好消息:海潤影視借殼受阻,孫儷與2億元財富擦肩而過。

  2014年1月28日,★ST申科發佈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産重組事項。去年6月23日,★ST申科公告,借殼方為海潤影視,借殼標的作價25.22億元,增值率336.08%。

  交易預案顯示,孫儷持有海潤影視2.61%的股權,如果重組能夠完成,孫儷將持有上市公司701.62萬股股權,佔上市公司股權比例為1.67%。

  按★ST申科4月16日停牌前29.03元/股的收盤價,海潤影視一旦借殼成功,孫儷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價值將高達2.04億元。

  此次重組失敗4月16日就初見端倪,★ST申科當日發佈停牌公告,表示“存在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産生影響的重大事項”。

  4月23日,★ST申科稱,公司向海潤影視、仲介機構及交易對方發出告知函,要求海潤影視于4月30日前,配合仲介機構更新相關財務數據。不過,幾天后,★ST申科再一次發佈公告稱,公司與海潤影視方面就重組繼續推進時間進程安排,以及重組後董事會安排等事項協商後未達成一致。

  4月29日晚間,★ST申科表示,雙方進一步協商依舊無果,提議終止重大資産重組,待召開董事會後復牌。

  5月8日,★ST申科宣告正式終止重組並復牌,復牌當天,★ST申科一字跌停。

  孫儷的A股財富之旅也暫時告一段落。

  曾參與海潤影視境外上市

  海潤影視成立於2001年,主要從事于電視劇業務,曾經推出過《永不瞑目》《亮劍》《血色浪漫》《玉觀音》等多部電視劇作。

  值得一提的是,《玉觀音》《血色浪漫》的女主角都是孫儷。孫儷憑藉《玉觀音》獲得了第2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受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和最具人氣女演員獎,開始在影視界嶄露頭角。

  2012年10月,孫儷以914.4萬元的代價,獲得了海潤影視254萬元的出資額,擁有公司5.08%的股權,成為海潤影視的第三大股東。

  同年11月,海潤影視進行了增資,增資後,孫儷持有海潤影視3.27%的股權。一個月後,孫儷將其持有的51.73萬元的出資額,以16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廣東邦華。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孫儷通過上述股權轉讓獲利1417萬元。

  早在2010年1月,海潤影視曾計劃以VIE結構在港交所上市,並且搭建了境外融資結構,並於2012年1月通過香港聯交所聆訊,獲得在聯交所主機板上市相關豁免條件的批復。

  不過,海潤影視稱,鋻於公司主要業務及管理團隊均在中國境內,內地市場增長潛力巨大,但內地影視作品在香港市場的影響力有限等原因,公司決定放棄境外上市計劃。

  在海潤影視境外上市期間,2011年7月,孫儷曾參與其VIE協議的簽訂,參與過海潤影視境外上市事項。據協議,孫儷從海潤影視創始股東手中獲得了其設立的境外公司海潤傳媒娛樂集團有限公司1.5%的股權,海潤傳媒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就是海潤影視實際控制人搭建的境外融資架構主體。

  不過,隨著海潤影視放棄境外上市,VIE協議被廢除,孫儷第一次的財富之旅以失敗告終。記者 朱星

  

  楊冪資本市場財富之旅告吹

  按計劃,何晟銘最賺,120萬元股權將翻21倍,楊冪手中537萬元股權價值將達1259萬元,但最終計劃破滅

  ?借殼失敗

  2014年,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歡瑞世紀”)的“借殼上市”大戲,由於楊冪等眾多影視明星股東參與其中,一度攪動了資本市場和娛樂圈。

  不過,隨著歡瑞世紀“借殼”泰亞股份(002517)失敗,楊冪、賈乃亮、杜淳、李易峰等一眾明星,也與唾手可得的財富失之交臂。

  低成本獲股權

  2014年7月,泰亞股份發佈重組預案,擬以所持的全部資産和負債,與歡瑞世紀全體股東所持的歡瑞世紀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差額部分由上市公司向歡瑞世紀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購買。

  歡瑞世紀成立於2006年,《宮》等一系列電視劇讓這家影視公司聲名鵲起,這些電視劇大多由湖南經視主投,歡瑞世紀參投,並且在湖南衛視黃金檔獨播。

  2011年,歡瑞世紀進行了股改,隨後市場上傳出其將IPO的消息,不過,IPO的暫停打亂了歡瑞世紀的計劃。歡瑞世紀最終選擇了通過與上市公司泰亞股份進行資産重組而“曲線上市”。

  在泰亞股份披露重組方案後,由於何晟銘、楊冪、杜淳等多位明星出現在歡瑞世紀的股東名單中而備受關注。

  在2011年10月,即公司欲IPO前夕,歡瑞世紀註冊資本由5000萬元增至8000萬元,何晟銘、杜淳、楊冪等25人參與認繳,價格為1.2元/股。

  這是歡瑞世紀首次以股權激勵的名義引入新股東,這些股東大多為公司高管、簽約藝人和公司創始人夫婦的親屬,其中何晟銘、杜淳、楊冪、姜鴻為公司簽約藝人。

  兩個月以後,歡瑞世紀引入PE時,價格為5元/股;到了2012年9月,再次引入PE投資時,價格就漲至了18元/股。

  2014年1月,歡瑞世紀和泰亞股份就開始了資産重組的接觸。2014年6月,影星賈乃亮和李易峰也搭上了這趟財富列車的“末班車”他們以2.5元/股的代價分別獲得了20萬股。

  而在3個月前,掌趣科技等入股歡瑞世紀時,每股作價為25.35元,持股成本是賈乃亮和李易峰的10倍多。

  截至2014年7月18日,公告顯示,影星何晟銘持有歡瑞世紀100萬股,持股比例0.93%,楊冪持股50萬股,持股比例0.46%;杜淳持股40萬股,持股比例0.37%;賈乃亮、孫耀琦、李易峰均持股20萬股,持股比例0.19%。

  重組失敗 明星“夢碎”

  根據交易公告,歡瑞世紀的估值為27.38億元,按此計算,何晟銘持有的歡瑞世紀的股權作價達到2546萬元,是其120萬元的成本價的21倍;楊冪手中股權價值1259萬元,較其537萬元的成本價,收益翻番。賈乃亮和李易峰也將獲得多倍的收益。

  不過,隨著2014年9月10日晚間,泰亞股份公告稱,與歡瑞世紀的資産重組方案終止,宣告楊冪等明星參與的上市盛宴無疾而終。

  泰亞股份在公告中稱,重組終止是因為“相關各方最終仍未就重組的細化交易方案達成一致意見”。但有消息人士指出,重組失敗很可能源於證監會對泰亞股份的重組方案不認可。

  在重組方案中,泰亞股份將原有公司資産全部置出,並且將歡瑞世紀的資産全部置入,這似乎是一個“借殼上市”,但交易各方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使得泰亞股份實際控制人保持不變,未能觸發“借殼上市”的條件,從而規避了證監會的審批。

  曾有分析稱,上述行為是典型的通過利用現有的規則規避“借殼”,但在本質上又是真正的借殼。

  不過,泰亞股份董秘謝梓熙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此次重組失敗,是因為一些細節沒有談攏,具體是哪個細節不便透露。

  而對於寄希望歡瑞世紀上市,而在資本市場上分一杯羹的眾多明星們來説,這場資本盛宴被推遲,而何時能美夢成真,目前還是個未知數。記者 朱星

  

  “潛伏”資本 孫紅雷敗北

  花355萬成本,于萬好萬家擬收購青雨影視前夕“進駐”,若成功將得2200萬元

  重組失利

  孫紅雷,這個從小角色一路攀爬影視圈,直至被一部《潛伏》捧紅的實力派男演員,曾差點成為“又一個明星富豪”。遺憾的是,隨著上市公司萬好萬家擬收購青雨影視等三家影視公司股權的宣告失敗,作為青雨影視前十大股東的孫紅雷,不得不繼續當他的實力派男演員。其首次資本“潛伏”暫告失利。

  為青雨影視前十大股東

  去年8月底,上市公司萬好萬家發佈重組預案稱,擬收購青雨影視、兆訊傳媒和翔通動漫三家文化傳媒公司的100%股權,預估值分別為7.13億元、11.01億元和12.3億元,收購總價達30.44億元。

  其中,在青雨影視的股東名單中,孫紅雷、羅海瓊等影視明星赫然在列。青雨影視主營為電視劇投資、製作及發行業務,且大多采用獨家拍攝投資模式。自公司成立以來,公司投資製作並成功發行了《潛伏》、《借槍》、《柳葉刀》、《婚巢》、《平原烽火》、《幸福請你等等我》、《奇葩一家親》等多部市場反響較大的電視劇作品。

  在此之前,青雨影視曾衝擊IPO,並於2013年因“不符合上市要求”被迫撤回申請。

  資料顯示,孫紅雷持有青雨影視3.07%的股權,為公司前十大股東,女演員羅海瓊持有0.16%股權。

  重組案發佈前夕“潛伏”

  公開資料顯示,孫紅雷是在2014年7月,通過好友轉讓的方式,以2.3696元/股的價格“潛伏”進入青雨影視,他為此付出了355萬元成本,巧合之處在於,這一時間點正值萬好萬家重組案發佈前夕。按照這一持股比例根據估值計算,孫紅雷持有的股份市值約為2600萬,與其355萬的“潛伏”成本相比,如若重組成功,孫紅雷將從潛伏中輕鬆獲利2200萬元。

  今年2月,證監會表明,對萬好萬家的此次重組案不予放行,孫紅雷的355萬元暫時“被套”。證監會表示,重組的三家標的公司屬於不同的業務領域,且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未來存在較大整合風險,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故而給出了否決。

  首次資本潛伏失利,演員孫紅雷與“明星股神”的距離再次拉開。不過目前來看,孫紅雷及其潛伏的青雨影視仍有機會。4月17日,已披露的審查資訊表明,青雨影視已正式提交了公開轉讓説明書(申報稿),擬掛牌新三板,主辦券商為中信建投。“從IPO到重組又到新三板,青雨影視也是拼了。”有評論稱。

  數據顯示,2013年和2014年,青雨影視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和1.86億元;凈利潤為2284萬元、4068.45萬元。值得一提的是,與擬重組時公司承諾的業績水準相比,青雨影視此次公佈的2014年凈利潤已經縮水。記者 張泉薇

  

  

  陳魯豫、周立波股市“掘金計劃”擱淺

  若能量影視成功上市,身為股東的陳魯豫、周立波所持股票估值分別至少為3866萬元和2379萬元?

  IPO被否

  如果北京能量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能量影視”)成功IPO,陳魯豫和周立波二人將輕鬆獲取千萬身家。但資本市場沒有假設。隨著能量影視上市折戟,陳魯豫、周立波兩位為這家公司“既出錢又出力”的明星股東,其財富之夢也暫告中斷。

  ?兩人撐起公司“半邊天”

  成立於2004年的北京能量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電視及網路視頻內容服務提供商,代表作品主要有《魯豫有約》、《壹周立波秀》、《超級演説家》、《我為喜劇狂》等電視節目”。其中,《魯豫有約》、《壹周立波秀》和《超級演説家》三個節目均要靠兩位明星股東親自挑起大梁擔任嘉賓主持,可謂既出錢又出力。

  值得一提的是,陳魯豫除了身為公司股東、節目嘉賓之外,還擔任能量影視董事,而另一明星股東周立波則未在公司任職。2011年5月,周立波以2.23元/股的價格、出資446萬元入股能量影視。

  從數據上不難看出,能量影視對兩位明星股東的依賴程度不可小視:2011年至2013年,能量影視的總營收分別為1.21億元、1.78億元、2.71億元,而陳、周兩大明星擔綱的《魯豫有約》和《壹周立波秀》兩個主打節目,2011年至2013年合計為能量影視帶來的營收分別達6012萬元、5931萬元和5171萬元。

  2014年5月,能量影視預披露上市文件顯示擬登陸創業板,發行股份1950萬股,計劃募資2.32億元。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部分來自兩位明星股東:著名主持人陳魯豫持有能量影視325萬股,佔比5.57%,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周立波持有能量影視200萬股,佔比3.43%,為公司第七大股東。

  按照能量影視擬發行1950萬股、募資2.32億元的募資計劃測算,IPO順利通過後,陳魯豫與周立波持有股票估值分別至少為3866萬元和2379萬元。

  財富之路被證監會“無情”阻攔

  去年10月,證監會官方網站公佈了《創業板發審委2014年第24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該公告顯示,此前因著名主持人陳魯豫、周立波等明星股東而備受矚目的擬上市公司“能量影視”IPO審核未通過。

  能量影視上市緣何被否,至今仍無確切説法。除了直觀可見的公司對兩位明星所主持節目的依賴,公司招股書中披露出的毛利率問題也被認為是其上市遇阻的主要原因。能量影視上市資料顯示,公司綜合毛利率呈逐年下滑態勢:2011年至2013年,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1.82%、41.01%、32.83%,下降趨勢明顯。

  尤其關鍵的是,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的“欄目”業務,其毛利也呈現逐年下降態勢,2011年至2013年,毛利率分別為55.30%、50.79%、33.02%。鋻於這些事實,有券商分析人士在總結能量影視上市敗局時表示,發審委可能是出於對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的擔憂,從而給出了否決票。

  截至目前,公司對於上市擱淺一事始終保持緘默,業內人士分析,失意只是一時,這家公司的IPO行動應該會捲土重來。記者看到,公司官網上已經設立了“投資者關係”專區。記者 張泉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