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換帥救得了東風、一汽?

  • 發佈時間:2015-05-10 20:31:0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汽前董事長竺延風挂帥東風,東風董事長徐平統領一汽,一石激起千層浪,媒體、業內人士爭先恐後地發聲,“一汽與東風合併”的謠言四起,東風汽車股票大幅震蕩,很是熱鬧。然而,熱鬧過後,一汽、東風兩大當事企業的未來到底會怎樣?

  小季:一汽和東風合併,聽起來就不靠譜。當初一汽並購天汽,上汽和南汽合併,這種國有大型車企的兼併都是因為其中的一方實在是挺不住了,非要跟強者綁在一塊才能生存,如今的一汽、東風雖然出了腐敗大案,但盈利狀況不錯,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沒有多大互補性,所以看不出有多大合併的必要。另外,兩個超大國企都有各自的多個外方合作夥伴,東風與外方的股權關係和合作形式尤為複雜,既有與日産的“整體合資”,又有對PSA的入股,而一汽正與大眾談判一汽大眾的股比調整,這些問題要是攪合在一起,那可就亂了。所以,我覺得這更像是以股票投機為目的的一場炒作。

  老邊:你還算是動了腦子,沒有跟著謠言瞎跑。不過,我更關心的是另一些問題。

  比如,5月4日晚東風宣佈5月5日停牌,“就合併消息的真實性向相關關聯方進行書面核實”。5日下午13點宣佈復牌,理由是經核實,“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上述傳聞的書面或口頭的資訊,均未向任何部門表示過此類意向,公司董事會亦未研究相關合併事宜”。

  問題是,一個超大國企,既然你從來沒有“研究”過合併問題,更沒有向政府“表示過此類意向”,出了這種事關自身命運的傳言,卻連你自己都不知道是真是假,還要向政府“核實”,這表明,你的命運完完全全捏在政府手裏,既不取決於自己,更談不上是中央特別強調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才是要害!

  小季:您説的是體制問題,國企改革的問題,那是一盤很大的棋,遠了點。現實的問題是換帥,您怎麼看?

  老邊:徐平雖然是技術出身,但長期以來主抓黨政工作的。可以肯定的是,徐平去一汽面臨的挑戰,遠大於竺延風去東風。

  除了腐敗問題類似外,一汽要比東風麻煩多了。首先,一汽號稱“共和國汽車工業長子”,聽起來是個殊榮,實際上卻是個碩大的政治包袱,壓得一汽很難真正按企業和市場的規律辦事,都不會像正常人那樣走路了(參見《一汽不必太政治》)。二是一汽地處長春,遠離經濟活躍的沿海地區和主流市場,很閉塞,這一方面使一汽缺乏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另一方面雖然一汽自身積累的人才實力雄厚,但外面的高級人才要麼不願來,要麼進不來,這就難以打破近親繁殖的局面,企業也就缺乏活力。徐平作為一個外來人,面對一汽突出政治和封閉性強這兩大特點,要融入進去,並改變狀況,的確很難。

  小季:地理位置確實是一汽的一個劣勢。據説當年竺延風曾經同意把一汽大眾銷售公司搬到北京,讓銷售決策和執行機構更貼近主流市場,地都找好了,但竺延風調任吉林省後,這事就黃了。

  老邊:這個事我也聽説過。一汽雖然已經在長春以外有了一些基地,但特別是銷售的核心決策部門應該走出長春,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説竺延風是很開放的。另外,在中國品牌問題上,竺延風10年前在中國品牌大幹快上的一片浮躁中説“要耐得住寂寞20年”,被媒體罵了個狗血噴頭,而現在這些媒體又改口説竺延風當年的説法“是對的”,“理性、務實、富有遠見”。

  我感覺,以竺延風的開放觀念和對中國品牌的理解,在東風或許會更有作為。東風位於九省通衢的武漢,地理位置優越,對外資開放、合作程度都屬業界最高層級,除了腐敗問題外,主要難點是在中國品牌的發展問題上。

  當然,一汽和東風都是超大國企,問題不是簡單地換帥就可以解決的。如果現有體制不變,領導人能力再強,要做正確的事情,效果也相當有限。根本的問題是以往的年薪制、上市公司等國企改革已經到頭了,必須做新一輪國企改革,嘗試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命運要盡可能讓市場説了算,至於改革的結果還要走著瞧。

  (作者為《國際商報·汽車週刊》主編)

  本欄目與網通社合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